第98章 毒计连环

秦良玉淡淡说道,她也是强势之人,且手握兵权,在军中威望甚高,这让她这位远道而来的公主,也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一个因对方的皇家身份和可能的“阴谋”而心生芥蒂,一个因对方的武将和军中势力强大而感到不安。

两人之间,仿佛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长平公主知道此时多说无益,两人对视了一会,便都自行走开。

三日之期将至,徐煜这几日他奔波于金州和旅顺各地防线,亲自检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漏洞,确保在婚礼期间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根据暗探传来的消息显示,多尔衮已经解决了山海关的危机,很有可能继续将矛头对准他。

毕竟,多尔衮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败仗,当他去三海关指挥之后,吴三桂虽然兵力占优,但却始终拿不下锦州,而且有被反攻的风险。

而且,据说葛阳真人回到奉天府后,皇太极让他亲自去找他的师兄顿空出山,这家伙更不好对付。

再加上那个神秘的黑衣老者,徐煜知道,很可能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不得不防啊。”

“在明末起义,真的是炼狱级的。”

徐煜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

身后传来脚步声,徐煜回头,看到赵美海和上官铭正向他走来。

“大人,准备好了吗?”

赵美海恭敬地问道。

徐煜点点头。

“走吧,去旅顺。”

三人骑马来到旅顺城内的一处宅院。

这里是柳玉京的驻地,也是她负责管理海盐贸易的地方。

推开门,院内整洁有序,几个伙计正在忙碌着整理账簿和货物清单。

柳玉京站在院子中央,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头发简单地挽起,显得干练而利落。

看到徐煜一行人进来,她微微颔首,神情淡漠,眼中没有往日的温情。

“徐大人。”

她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只是在面对一个普通的上司。

徐煜心中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

“柳姑娘,这几日辛苦了。”

柳玉京摇摇头:“职责所在。”

她转向赵美海。

“赵管事,账目我已经整理好了,请随我来。”

赵美海看了徐煜一眼,见他点头,便跟着柳玉京走进了内室。

徐煜和上官铭在院子里等候。

上官铭看出了徐煜的心事,拍了拍他的肩膀。

“女人心,海底针。给她点时间吧。”

徐煜苦笑一声:“我知道。”

不一会儿,柳玉京和赵美海从内室出来。

柳玉京手持一本账簿,向徐煜汇报道:“目前海盐生产情况良好,每日可产八十担,其中六十担按计划储存起来。郑芝龙那边需要的一千担已经交付了一批,预计这个月内可以全部完成交付。”

她的语气冷淡,仿佛在念一份枯燥的报告。

徐煜点点头:“辛苦你了。”

柳玉京没有回答,而是找了个地方坐下。

为避免尴尬,徐煜忙问:“赵美海,我们现在的家底如何?”

赵美海翻开手中的账簿,仔细计算了一下:“回大人,目前我们总共有约八千两白银,主要收入来源是海盐和粮食贸易。因为实行免税政策,税收较少。”

“起义军每月支出超过七百两,而且经常要买衣服布匹、军需物质,我们的银两并不充足,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他贸易渠道。”

徐煜沉思片刻,转向上官铭。

“上官兄,你对海上贸易最为熟悉。我想请你研究一下海带的近海种植技术,比如种植海带,这是一项利润可观的产业。另外,可以尝试从南方进口丝绸布匹到辽东销售,你觉得如何?”

上官铭眼睛一亮:“好主意!我在东洋见过海带养殖,确实是个好生意。至于丝绸布匹,辽东地区确实稀缺,价格不菲,若能打通南方渠道,必然能获得不小的利润。”

徐煜满意地点点头。

“那此事就先交给你了。”

会议结束后,徐煜让赵美海和上官铭先行离开,只留下柳玉京。

“柳姑娘,能否赏脸,陪我吃顿饭?”

徐煜轻声问道,眼中带着恳求。

柳玉京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徐煜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她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

徐煜松了口气,带着柳玉京来到附近一家僻静的小酒馆。

徐煜定了个包厢,这里远离喧嚣,窗外便是海边,微风徐徐,颇为雅致。

两人面对面坐下,酒菜上齐,徐煜亲自为柳玉京斟满酒杯。

“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徐煜真诚地说道。

柳玉京看着杯中的酒,轻轻摇晃着。

“为起义军效力,是我的选择,谈不上辛苦。”

徐煜知道她的意思,是为起义军而努力,而不是为了谁。

他深吸一口气,端起酒杯:“柳姑娘,这杯酒,敬起义军,也敬我们的理想,可以吗?”

柳玉京抬起头,看着徐煜的眼睛,那里面有她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她突然笑了,端起酒杯:“好,那就喝一杯。”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徐煜放下筷子,望着窗外的竹林,轻声道:“我八岁时,父母双亡,从那时起,我就在这世上苟活至今。”

柳玉京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徐煜。

“没想到,我能和你们一起干一番事业,真是此生之幸。”

徐煜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柳玉京,满脸豪情壮志。

“徐大人,我明白的。”

她轻叹一声。

她重新倒满两杯酒,将其中一杯推到徐煜面前:

“我敬你一杯,祝你和秦姑娘和公主白头偕老。”

徐煜接过酒杯,心中五味杂陈。

柳玉京继续道:“以后,我们就是普通朋友,就是好伙伴,我会一直支持这份事业的。”

她举起酒杯,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

徐煜也举起酒杯,两人相视一笑,共饮此杯。

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谢谢你,柳姑娘。”

徐煜放下酒杯。

柳玉京摇摇头:“不必言谢。我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两人又聊了许多,从海盐贸易到民生疾苦,从军事防御到未来规划。

柳玉京的见解独到,让徐煜频频点头。

“柳姑娘,你有没有想过,等到天下太平之后,你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