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举荐一能臣

与此同时,人在兵部的李伯弢,依旧侃侃而谈。

“一帅无能,累死三军!

杨镐狂妄自大,竟妄言通知建虏出兵之期,使得奴酋从容布阵,早作准备,此举与通敌何异?

兵分四路,徒使兵力分散,正中敌计,使奴酋得以各个击破,此乃指挥之大误!

更无法节制西路杜松,使其轻进冒进,陷入重围,致令全军覆没,此乃统军之失!

如此重责,首犯究竟何人?非杨镐而谁乎!”

说罢,李伯弢微微侧目,瞥了眼杨鹤,见其不住颔首,神色间非常认同。

于是,他趁势拱手朗声道:

“故此,下官斗胆进言,当务之急,乃是撤换杨镐,以贤能之士代之,方可挽救辽东危局!”

“下官不自量力,愿举荐一人——应当重新起复熊廷弼,复任辽东经略,以整肃军伍,重振边陲!”

李伯弢提议熊廷弼之举,在现下的时刻,还只是小范围的呼声,并没有成为公论。

不过,他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拉拢杨鹤,其实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方面拉拢了杨鹤,更重要的是拉拢了“浙党”的大珰头姚宗文!

此时的姚宗文,可不是阅视辽东兵马钱粮,宣谕军民之后的他。

在巡视辽东之后,姚宗文对于熊廷弼的态度大幅转弯。

不过当时神宗在位,朝中还是无人敢于弹劾熊廷弼,直到万历大行。

万历于四十八年八月十八过世,七天之后,连头七都没过,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熊廷弼的就是这姚宗文,在八月二十五日上疏指责熊廷弼。

姚宗文态度大幅转向的原因可能在于三个:

第一,浙党大首领方从哲,为了减少辽东巨额军费,一改神宗时的策略,以求速决。

当然,或许也有第二个因素,此时东林众人正纷纷班师回朝,为了元辅的位置,为了“浙党”、“方党”,他必须要做出一番成绩。

若辽东兵事从主守换成主攻,并且获胜,那方从哲的地位不可动摇。

因此,浙党头号大弟子出来打前锋,也不足为奇。

第二,因为姚宗文座师刘国缙的因素。

由于刘国缙主张“辽人守辽土”,因此一到辽东,就大力招募辽人为兵。

结果赞画刘国缙所招募的,总共五千二百二十四名军丁,除去淘汰的一千九百八十四名,逃走的二千三百多名,只留存九百多名。

熊廷弼据实上报之后,便得罪了刘国缙,也就惹恼了刘国缙的学生姚宗文。

第三,姚宗文的私人因素。他在给事中这个位置做了十年之久,一心想上调至京堂的位置,也即太常寺、光禄寺等衙门少卿的位置。

只不过,类似这样的位置,都需由人举荐。

据闻姚宗文,在辽东想让熊廷弼帮忙,结果被他拒绝,于是又结下梁子。

但现在,他和熊廷弼关系甚佳,他和他的老师辽东赞画刘国缙以及熊廷弼是所谓的“三人行”好麻吉——抱成一团的朋友。

所以,先抛出“熊廷弼”,以拉杨鹤和姚宗文入局。

果不出其然,杨鹤闻言一愣,刹时间,激动了起来,立刻起立附和道:

“职下,也愿举荐熊廷弼。”

“熊廷弼万历三十六年,三十七年,巡按辽东,勘界失地,当时就弹劾辽东巡抚赵楫和总兵李成梁丧权辱国、欺君罔上!”

“疏奏言:辽东兵备松弛,如不‘早发内帑,以济紧急’,辽东将失。”

“随后,熊廷弼整顿兵备,辽东地区风纪大振。”

万历三十六年,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弹劾辽东巡抚赵楫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强制内迁宽奠等六堡军民、将此数百里之地拱手让给建州女真。

于是,万历遣熊廷弼为辽东巡按勘界。

经一个月的调查,熊廷弼确认从清河堡到鸦鹘关失地七十里,孤山新堡失地八十里,宽奠、大奠、永奠、长奠、新奠五堡失地三百里。

而辽东抚将又强制六万四千余军民内迁。

这直接导致明军在南路和东南路失去屏障,也让萨尔浒之战的这两路明军,要穿越更长距离的山路关隘才能抵达赫图阿拉,给奴酋争取了回旋的时间。

趁着杨鹤慷慨陈词之际,李伯弢朝中堂做了一个退下的揖身,便慢慢转身向后走去。

此时,大堂之中站着两人,一人是向后退去的李伯弢,另一人则是一直留在原地的潘汝祯。

李伯弢施施然往自家座位走去,正好经过站着的潘汝祯——

他朝潘汝祯看了一眼,脸上恭谨的一笑,就像遇见不熟识的官员一样,他靠近潘汝祯朝他深深一躬。

潘汝祯看了眼李伯弢,也朝他还了一躬。

两人就这样两首相近,首首相靠。

李伯弢轻言一声,“潘御史有礼!”

“李观政好口才!”潘汝祯回道。

“柏去开原!”

......这极其轻微的一语随风而至,潘汝祯陡然一怔,眼神微微变幻,抬眼望去,那李伯弢却已然离去,衣袍微扬,步履稳然地朝自己那一排缓步行去。

潘汝祯心思微沉,方才听得的那句“暗语”,顷刻间在脑海中激起涟漪,可在下一刻的转瞬之间,变成了滔天巨浪。

什么意思?潘汝祯痴痴的站立当场,心中又哀怨四起。

今日也不知触了什么霉头,怎么往来之间,竟是些高深莫测的字谜!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快跟不上趟了!

这大司寇也不知给了李伯弢什么指点,对着奉旨辽会,居然有如此多的意见!

若不是一开始这“留柏”之计,看上去效果不错,这潘汝祯都懒得去思考这“暗语”!

可现在,时镜不同,潘汝祯作为一个嗅觉灵敏的御史,见这场中气氛的微妙变化,自然对李伯弢的这句“传话”认真的思考起来。

潘汝祯自然是知道本次会议的内容的,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涉及。

那就是辽左,以及河东(辽河东)地区的兵马部署和虏情分析。

而这李伯弢,居然已经想到了下一步了。

潘汝祯越来越对自己的“好侄儿”刮目相看,虽然李大司寇耳提面命,但这掌握时机的本事,不是普通人可以胜任的。

而这句暗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直接的含义,就是调李如柏去开原。

到目前为止,李如柏的职务依旧是辽东总兵,镇河东兵马,专御建虏。

而河东目前,有三大总兵,他们的部署是:

开原总兵马林待罪镇开原;

山海关总兵柴国柱镇沈阳;

而李如柏的驻地,则是在辽阳,协助辽东经略杨镐节制其他二大总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