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淬火之初
- 从士兵突击成为特种兵
- 作家ADPT
- 1085字
- 2025-02-22 18:43:01
2002年深秋,BJ军区某装甲师车场弥漫着柴油与防冻液混合的刺鼻气息。宁野将最后一块篷布捆扎在59式坦克炮管上,手指关节因严寒泛起青白。远处操场腾起的沙尘里,三辆解放CA30运兵车正碾过结冰的车辙,车厢尾部晃动的武装带扣反射着冷光,像一排待击发的曳光弹。
---
高城用马鞭敲打作战靴的声音由远及近,惊起车场角落的灰喜鹊。许三多缩在T-34坦克的诱导轮后方,正用磨石打磨生锈的履带销钉,额角汗珠坠入1939年生产的铸铁凹槽。宁野突然按住他的手腕:“用45度角推磨石,省力三成。“这手法源自《装甲兵保养手册》第三章,许三多不知道眼前的下士刚在集团军比武中拆解过十二种外军步战车。
“东南战区夜老虎团的人?“高城的质问让空气骤紧。成才下意识挺直腰背,作训服领口露出的夜老虎臂章边缘已起毛边。宁野的目光掠过副连长腰间78式水壶的弹痕——那是两年前边境排雷行动的纪念品,与他在军事博物馆看到的展品伤痕走向完全一致。
---
车场工具棚的铁门在朔风中呻吟。史今将新型激光模拟器电路板摊在弹药箱上,细雪从棚顶裂缝漏进来,在电阻焊点处凝成冰晶。“报告班长,三号电容负载超标。“宁野的声音惊落了伍六一手中的游标卡尺。许三多蹲在角落擦拭光学瞄准镜,突然指着总成板:“那个…是不是该加装散热片?“
高城掀开防雨布时,看到的是被改装成移动靶车的牵引装置。宁野正用驻退液空瓶制作简易水平仪,这是他在装甲兵学院教官传授的土法子。“合成营侦察单元需要动态标靶系统。“他的解释让史今瞳孔微缩——集团军内部刚下发《机械化部队转型研讨通知》,“合成营“这个词尚未出现在基层连队词典里。
---
夜训时机关楼顶的探照灯将人影拉长成刺刀状。许三多趴在结冰的掩体后,95式步枪的枪托抵肩位置比教材规定前移两厘米——这是宁野根据他臂长调整的秘诀。成才瞄准的靶机突然失控侧翻,钢丝牵引绳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三年前朱日和演习中蓝军使用的阻截索规格相同。
“第七组,上!“伍六一的吼声震落松枝积雪。宁野跃进时扯开战术背心的魔术贴,这个无意识动作让史今想起军区侦察兵比武冠军的习惯——那位兵王去年刚退役,据说去了某国际安保公司。
---
熄灯号响过四十分钟后,许三多摸到工具棚。泛黄的《装甲兵杂志》摊开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特辑页,宁野的钢笔正划过某段关于步坦协同的论述:“...应建立模块化支援单元...“钢笔画出的箭头延伸至空白处,逐渐演变成合成营火力配系简图。
车场监控镜头记录下这个夜晚:许三多将拆解的主动轮齿轮按磨损度分类摆放,宁野在59式坦克炮塔内壁刻下等高线测算公式。月光透过观察窗铁栅,将两人身影投射到1996年台海演习的留念照片上,那面墙即将挂上钢七连改编通知的告示板还空着,像块等待子弹击穿的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