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焦黑的门锁

青江市西林区的晨雾裹着刺鼻的焦糊味,周正站在警戒线外抬头望去,四楼那扇被熏黑的窗户像被人用炭笔涂瞎的眼眶。警戒带在潮湿的空气中耷拉着,露水顺着塑料布滑落,在水泥地上晕开暗红色的斑——昨夜救火时高压水枪冲出的血水尚未干涸。

他弯腰钻进单元楼时,烧化的塑料扶手正滴落黏稠液体,在地面凝成琥珀色的硬块。台阶上散落着焦黑的棉絮,每一步都踩出细碎的咔嚓声。402室的防盗门斜挂在门框上,门锁位置熔出拳头大的窟窿,边缘呈放射状裂痕,像朵绽放的金属玫瑰。

“周队!“实习警员小李从楼道拐角探出头,“消防那边确认是电热水器线路老化起火。“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楼梯间激起回音,“死者叫王秀兰,67岁,独居,退休前是纺织厂会计。“

周正戴上乳胶手套,食指抹过门框边缘。青灰色粉末粘在指腹,凑近鼻尖能闻到铁锈混着硫磺的刺鼻味道。这让他想起十年前父亲出事那天,靶场里未散尽的硝烟。

卫生间的白炽灯管在焦黑的天花板上苟延残喘,法医老陈蹲在瓷砖开裂的地面,防护面罩的呼吸阀随着叹息喷出白雾:“这年头凶手都开始搞死亡艺术展了。“

焦尸蜷缩成胎儿般的姿势趴在马桶旁,右手五指抠进瓷砖缝隙,左臂呈不自然的反关节扭曲。老陈的镊子夹起门锁钥匙,黄铜表面覆盖着蜂窝状焦痕:“钥匙插在外部锁孔,但尸体倒在门内侧——有人把死者锁在里面当叫花鸡烤。“

周正蹲下身,紫外线灯扫过门框。暗红色锈迹在冷光下突然分裂成无数细长光斑,像是有人用沾血的指甲反复抓挠留下的沟壑。他伸手触摸那些凸起的纹路,指尖传来细微的颗粒感——是氧化后的血痂混着墙灰。

“呼吸道干净得能直接插管。“老陈掀起尸体的下颌,焦化的皮肤簌簌掉落,“没吸入烟尘,说明起火前就死了。这老太太八成是......“

窗外突然传来乌鸦的嘶鸣,两人同时转头。防盗窗的钢筋被烧得卷曲,一只通体漆黑的鸟正用喙啄食窗台上的碎肉。周正抓起勘察箱里的卷尺砸过去,乌鸦扑棱着翅膀消失在浓雾中,留下半片带血的羽毛粘在窗框。

厨房的焦糊味最浓,电热水器像团融化的沥青瘫在墙角。周正用镊子挑起断裂的铜线,绝缘层脆化成粉末飘散。他注意到抽油烟机的通风口被医用胶带封死,编号ZY-203的标签在高温下蜷曲发黄——这是三甲医院手术室专用的透气胶带。

冰箱冷藏室存着十二支未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生产批号显示来自三个月前。周正对着物证袋皱眉:病历显示死者患有高血压,但没有任何糖尿病记录。

“王阿姨这半年总忘事。“物业经理擦着汗凑过来,腋下的汗渍在西装上晕开深色地图,“上周还把腌菜坛子当垃圾扔我家门口,说是要腾地方养猫......“

周正的目光扫过客厅书柜。《红处方》《法医毒理学》《精神分析引论》整齐排列在第三层,书脊崭新得可疑。他抽出《红处方》随手翻阅,泛黄的扉页上印着1998年某县级图书馆的印章,借阅记录停留在2003年6月——正是“雨夜屠夫“连环杀人案终结的月份。

手机在裤袋震动时,周正正蹲在阳台查看封窗胶带。技术科小张的语音带着电流杂音:“死者指纹和社保系统不匹配,虹膜信息也是伪造的。真正的王秀兰三年前就去世了,现在这个是......“

刺耳的刹车声打断通话。楼下停着辆白色特斯拉,穿米色风衣的女人仰头望向四楼。晨雾中,她脖颈处的银链反光如刀锋,蛇形吊坠的鳞片在锁骨间游动——这款式与父亲遗物盒里那枚一模一样。

周正冲下楼时,女人正用棉签采集门把手上的灰烬。她的长发用铅笔随意绾起,露出耳后淡青色的血管,腕间沉香手串随动作轻响。警戒线外的记者突然骚动,闪光灯亮起的瞬间,周正看见她瞳孔骤缩——那是野生动物应激时的生理反应。

“刑侦支队现在流行带观光客出现场?“他故意提高音量,目光扫过她胸前的临时工作证:犯罪心理顾问林夏。

林夏举起证物袋,半截蜡烛在晨曦中泛着琥珀光泽:“玄关鞋柜夹层发现的,石蜡含25%蜂胶。这种混合燃料熔点68℃,正好是人体脂肪开始液化的温度。“她指尖划过周正沾着青灰粉末的袖口,“凶手穿着镀锌工作服作业,这些金属粉尘来自氧乙炔切割枪——殡仪馆常用这种工具处理钢制棺材。“

物业监控室突然传来惊呼。屏幕上的雪花点散去,3月15日01:47的画面清晰定格:戴棒球帽的男人拎着银色工具箱走进单元楼,右手小拇指缺失半截。工具箱侧面,“诚信家政“的logo被喷漆覆盖,但字母“C“的弧度仍隐约可见。

周正按住暂停键放大画面。男人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的颜色是醒目的明黄——那是地高辛注射液的专属标识。

回到现场时,痕检科正在提取门框血痂。鲁米诺试剂喷溅处,蓝绿色荧光骤然亮起,抓挠状血痕顺着门框蔓延到天花板,在墙角汇成潦草的箭头,指向卧室衣柜。

撬开变形的柜门,成捆现金整齐码放在防潮箱里。最上层压着本泛黄相册,照片上的“王秀兰“正在敬老院喂猫,腕间的翡翠镯子水头极好——而焦尸手腕只有圈焦黑的碳化痕迹。

相册末页夹着张超市小票,购买记录显示案发前日23:15分,死者购买了十二罐猫罐头。周正看向厨房角落的猫砂盆,结块的膨润土上落满灰烬,没有半点使用痕迹。

“死者枕叶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典型病变。“林夏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平板显示着尸检报告三维建模,“但海马体神经元异常活跃,像是长期接受电击治疗。“

她的香水味混着尸臭钻进鼻腔,前调是苦橙花,中调却透着股熟悉的药香。周正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个檀木盒——装着母亲遗物的盒底,也垫着同样味道的干草药。

窗外警笛呼啸而过,惊起树上栖息的乌鸦。周正摸向口袋里的蛇形吊坠拓印图,余光瞥见林夏耳后的皮肤——那里有道细如发丝的疤痕,沿着颅骨曲线隐入发际线。物证科从防潮箱底层抽出一个钛合金保险盒,激光切割器溅起的火花在昏暗的卧室里炸开。盒内躺着份公证遗嘱,签署日期是火灾前三天。

“本人王秀兰名下房产由侄女王晓芸继承。“周正念到中途突然顿住,公证处盖章处有团油渍晕染的痕迹——那是茉莉花精油的残留,与林夏腕间沉香手串散发的味道惊人相似。

遗嘱夹层飘落半张烧焦的合影。照片里年轻版的“王秀兰“站在纺织厂门口,身旁戴工帽的男人左手戴着婚戒,无名指根部却有道环形疤痕——与二十年前雨夜屠夫案某个受害者的尸检记录完全吻合。技术科突然传来警报,402室路由器后台数据流异常。小张盯着跳动的代码:“火灾后37小时,居然有人用死者WiFi上传了2G文件到暗网。“

数据包解密后是段音频文件。沙沙的背景音里,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像生锈的锯条摩擦:“游戏开始。你们找到的每具尸体,都是拼图的一块。“突然插入的杂音中,隐约能听见《安魂曲》的旋律——这正是周正父亲葬礼上播放的版本。

林夏的平板突然自动亮起,导航地图弹出个闪烁的红点:青江市殡仪馆3号冷藏柜。

殡仪馆管理员搓着手解释:“3号柜是王老太家属预约的,说是等国外儿子回来见最后一面......“

冷柜拉开的瞬间,白雾裹着腐果般的甜腻味涌出。裹尸袋里蜷缩着真正的王秀兰,死亡时间超过三年。她右手紧攥着青铜烛台,烛身刻满象形文字,底座旋开露出微型胶卷——上面是十二张不同女性的面部测量图。

“这不是烛台。“林夏用紫光灯照射刻痕,“是古代医用的颅骨开孔器,看这血槽设计,至少被使用过二十次以上。“

返程警车上,暴雨倾盆而下。车载广播突然插播紧急新闻:“西郊烂尾楼发现无名女尸,手腕带有蛇形纹身......“

后视镜里,林夏的脸色比尸袋还苍白。她颤抖着摸出药瓶,倒出两粒蓝色药片。周正瞥见瓶身标签的化学式——那是强效记忆阻断剂的主要成分。

轮胎打滑的瞬间,对面货车远光灯刺破雨幕。周正猛打方向盘,警车撞进隔离带。昏迷前最后一秒,他看见林夏耳后的疤痕渗出鲜血,在车窗上画出一道诡异的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