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县令求子记】
明朝嘉靖二十三年,河北广平府出了桩怪事——四十八岁的冷松冷知县,最近逢人就念叨:“本官审得了冤案,治得了水患,怎么就造不出个娃?”这位老父母官愁得直薅胡子,连审案子都走神,有回把惊堂木拍成了拨浪鼓,吓得堂下小偷当场招供:“我偷鸡是为了给媳妇坐月子啊!”
冷夫人更绝,把送子观音拜出了新花样:初一吃素,十五跳大神,半夜还偷偷往床头贴“早生贵子符”。某日她突然干呕,冷松一个箭步冲过来,激动得官帽都歪了:“夫人莫不是怀了?快传大夫!等等...先扶住本官的乌纱帽!”
【红光满屋产麟儿】
十个月后某天深夜,冷知县正批着公文,突然暴雨倾盆。师爷连滚带爬冲进来:“大人!黄河决堤了!朝廷八百里加急调您救灾!”冷松看了眼夫人隆起的肚子,一咬牙把祖传玉佩塞给管家陆芳:“若我回不来...告诉孩子他爹是条汉子!”
前脚知县刚走,后脚冷夫人就捂着肚子喊疼。接生婆王嬷嬷掀帘子一看,差点把铜盆扣自己头上——满屋红光乱窜,香气浓得能熏蚊子。窗台上看热闹的野猫“嗷呜”一声炸了毛,蹿得比窜天猴还快。
“哎呦我的亲娘嘞!”王嬷嬷抄起桃木剑瞎比划:“夫人您怀的是红孩儿还是哪吒?”话音未落,只听“哇”的一声啼哭,声浪震得房梁掉灰。冷夫人虚脱着还不忘吐槽:“嗓门随他爹...可不能太火爆了,不然家里可就热闹过头了!就叫冷于冰!省得将来公堂上惊堂木都省了。”
【破产县令家的硬核管家】
三年后,冷松因举报严党贪污被罢官,气得在病榻上飙文言文:“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咽气前攥着陆芳的手:“老陆啊...茅房第三块砖底下...藏着给孩子买糖的私房钱...”
灵堂上,债主们举着欠条来抄家。陆芳一脚踩在棺材板上,掏出本烂账册:“李掌柜,万历三十年你卖给县衙的蜡烛掺了牛油;张老板,你去年送的赈灾米里掺砂子...”硬是吓得债主们倒贴帛金。转身又给哭唧唧的小于冰塞麦芽糖:“少爷乖,老陆这就去码头扛大包养你!”
从此冷家开启了硬核生存模式:
陆芳白天当账房先生,晚上兼职更夫,有次抓贼追出三条街,贼跪地求饶:“大哥我分你一半赃款还不行吗?”
冷夫人变卖首饰开绣坊,绣的“反贪除恶”荷包成了爆款,气得严党爪牙举报“传播负能量”。
小于冰四岁就会帮陆芳打算盘,有回把“三两五钱”记成“三碗五碟”,急得米铺老板举着碗碟来讨说法。
【神童的烦恼日常】
七岁那年,冷于冰被私塾先生用戒尺追杀三条街——因为他在《论语》批注里写:“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这事惊动了全县文人,八十岁的李举人颤巍巍上门:“此子文风颇有东坡谐趣!”
十岁生辰宴上,亲戚们起哄让他作诗。小于冰张口就来:“陆叔扛包汗如雨,娘亲绣花眼发绿。问我生辰何所愿?严嵩早日领盒饭!”满座宾客吓得筷子掉一地,陆芳抄起抹布狂擦桌子:“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科举界的泥石流】
十八岁考秀才那日,冷于冰进场前啃着葱油饼嘀咕:“这次要是中不了,我就...”话没说完被陆芳捂住嘴:“少爷!贡院门口立flag会遭雷劈的!”
进了考院,考题是《论君子之道》,只见他挥毫泼墨:
先夸孔孟是“儒家顶流”,接着痛批某官员“穿官服像沐猴而冠”,最后总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主考官拍案叫绝:“这狂草字体,这阴阳怪气的劲儿!案首非他莫属!”喜报传到冷家时,陆芳正蹲房顶补瓦片,激动得差点摔下来:“快!把我藏的二十年女儿红挖出来!等等...先扶梯子!”
【京城变形记】
转眼到了乡试年,冷夫人念念叨叨地给儿子收拾行李,:“听说京城地板凉,跪着等放榜时垫膝盖”,说着,塞上三双加厚棉袜,“遇上严党下黑手,撒丫子跑之前先糊他们眼睛”,于是,藏上两包蒙汗药;最后拿着针线念念有词“这可是娘拿'严嵩吃瘪'主题刺绣挣的私房钱”,把五百两银票缝进了裤衩夹层。
进考场那天,冷于冰盯着《论忠孝》考题冷笑,挥笔写下:
“严阁老忠如王莽,孝赛董卓...”
“若使贪官长富贵,汉武秦皇泪汪汪...”
放榜日,围观群众看见个白衣书生仰天大笑:“好个'字迹不端,立意偏颇'!这届考官眼睛捐给弹琵琶的瞎子吧!”说罢掏出本《修仙入门指南》,在众人看傻子一样的眼神中潇洒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