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江南的力量对比

清军南下,拿下应天府后,按理说,这洪承畴应该进攻刘秀军,他没有这样做,他也在搞绿营,而且他也犯了战略失误,他的目标是南明。

洪承畴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打掉南明政权,下面的军阀还不是乖乖投降,至于刘秀他根本没听过,还不知道是谁在后面操控。

在这种心理下,绿营试探进攻了几次北固山阵地,刘秀把李八派出后,形成了对峙。

于是洪承畴打算诱降,他派了使者到镇江城,刘秀根本没空理会,他就没有出面,派出总管们进行文斗。

于是江南文人之间开始搞华夷之辨,最后夏完淳都忍不住请命出战,刘秀顺便让阮小二出任少年班长,给小夏留了一个副校长的头衔的同时,还任命他为对外联络官,负责喷二鬼子。

这个时候,洪承畴如果不依不饶,刘秀这棵小草,这日子不好过。

但是问题是,这是一个大树们的时代,刘秀还算不上中流砥柱,江南绿营根本就顾不上小草,因为起风了。

弘光政权垮台,江南还有天下并没有稳定下来,因为清军拿下应天府,而反清更加猛烈,又因为剃头各地扩大又反了。

而且经过清军和绿营这一折腾,忠于南明的军队,已经基本上打光。忠于南明的贵族呢,也都被来来回回的杀光。

各地的老百姓,只有依附于各地军阀,在保境安民的大旗下,才能生存。只知有地方官,不知有皇帝,这以后成为一种常态。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南明已经没了市场,收拾人心已经非常艰难。再加上为了抗击清军和绿营,隆武政权只能依靠郑家,甚至联合农民军。

现在的局面,别说隆武帝,朱洪武都无法收拾,完全是因为重用军阀,这个错误的行为造成的。

乱天下的是清军,而毁灭南明隆武政权的是郑家,不过没有人知道暗流涌动。

不说其他地方,在南明隆武政权看来,江南只有两股势力,会成为他们的麻烦,就是清军和绿营。

清军属于外来户啊,明朝对这样的力量,曾经是很有办法的。

明朝在历史上,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存,这么一个一个时代,汉人能和多民族长期共存,而且不断的把北方民族汉化,能做到这个,这不是凭空的。

明朝的很多政策是值得深思的,还有很多非常具体、非常有效的手段的。在清军南下以前,再让绿营搞汉人打汉人,这都是清军学来的。

其实明军以前的方法,对付异族,就是支持他们内乱。你明白这个意思,女真很强横,但是它是个少数民族。

努尔哈赤时,是明军特别喜爱的那种领袖,朝廷并不直接打击,因为越打击他们越团结。

明朝的做法是什么?是支持女真当中,反对努尔哈赤的力量。结果是什么?在大明朝廷的支持下,反对努尔哈赤的女真人发动了部族叛乱。

这样,明朝不费一兵一卒,就实现了削弱女真的目的,就这个高招,没有想到,这样的高招会被别人用在汉人身上。

早知如此,真是何必当初?隆武政权犯了错误,重用郑家。

当江南大乱的时候,多尔衮认为那,那是你们汉人的内乱。所以一开始不参与,只是支持洪承畴。

洪承畴以后对多尔衮感恩戴德,于是在绿营带领下,倾巢而出,参与平息隆武政权。

多尔衮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技术层面上他很狡猾,但是政治方面,这个人比较爱财爱美女,把劫掠视为视为一种爱好,爱到痴迷的程度,但是说实话,他对灭了汉人,他对江南没有什么概念。

从来多尔衮没有惦记过江南的江山,他不认为清军劫掠有什么不妥,人不能有个爱好,多尔衮也确实没有,禁止过清军这样做。

至于八旗贵族,他们认为劫掠汉人是正常行为,是多尔衮报答他们,支持多尔衮当摄政王的一种方式。

清军现在不是问题。但是将来可是问题。康熙靠的就是多尔衮,用劫劫掠来的财富,最后平了江南。

实际上清军南下,汉人就衰落了,不管多藐视清军,多憎恨他们,但是胜王败寇,真的无力反驳。

很多江南反清军阀,曾经试图打败清军,但是最终都失败,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

花钱军阀都会,而且大手大脚的习惯也养成了,但是赚钱的本事,其实一开始他们就不会。

刘秀不出头,自然有的是出头的,当时恨清军的人太多了,江南绝大多数人都恨。

隆武政权又犯错了,他们还在搞内斗,要限制这帮江南文人,要缩小农民军的势力范围。

历史当中,只要中央政权成立,比较一致的一种办法,或者叫都有对地方势力的一种忌惮。

如果仅仅是清军,隆武政权有可能可以搞定,因为隆武帝这个人,其实也不是笨蛋。

问题是,绿营身后还有清军,这俩势力合一块,南明就无论如何都搞不定。

多尔衮信得过的人不多,一个就是洪承畴。

洪承畴非常矛盾,他在选择上是反反复复,其实他的绿营就是决定力量,他倒向谁,谁就能击败另一方。

问题是,清军是隆武政权真正的问题。甚至绿营还在其次。

在以前,南明弘光政权,是个有有中央的国家,地方上甭管怎么闹,但是一个大格局,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军队,是江北四镇。

而不管江北四镇的军阀怎么样,他们都是皇帝的支持者。

江南各地即使不同意朝廷派来的官员,怎么给他们穿小鞋,把他们都挤走,不管他们怎么做,没人敢不交税。

因为不交税,等待你的就是江北明军来剿灭你。到头来,还得供养着朝廷的军队,如果反抗,朝廷军队会来剿灭。

但是这支军队,在清军南下的战争中,已经分崩离析了,他们主将当中的很多人,变成了新的军阀。

军阀当然很忙,开始割据一方,而割据地方的这些武装,因为朝廷不再有强大的力量,也就不再供养朝廷。

恶性循环,郑家控制了隆武政权,从此南明也再无力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