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称王
- 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 追梦千里之外
- 2503字
- 2025-04-18 13:59:45
十月一号的早晨,镇江城被一层淡淡的雾轻轻笼罩。晨曦初破,朝阳如细碎的银粉,轻轻洒落在古屋檐与青石板路上,闪烁着微茫的光泽。
北固山东的高台上,刘秀在举行称王仪式,很简单的只是集合了文武,简单说了一些反清宣传。
这个时候,鲁王,农民军都派出了使者,表示愿意和汉王刘秀合作,一起反清,清军可没闲着,已经灭了南明的隆武政权,还在到处跑着消灭反抗力量。
这次称王,刘秀重新划分手下的地盘,这次变为中军和地方军,江南和江北的军队整编成了中军五个师,阿福带着第一师,陈南带着第二师驻守扬州,第三师就是李八带着,在应天府东,做好防御。
其余两个师都是光复军校的学生组成,其中阮小二带第四师,第五师就是御林军,也是刘秀的中军。
除此之外的军队,都属于地方军,包括傅青书的浙江军团,张存仁的徽州军团,顾炎武的太湖军团,阮大铖的扬州军团,吴东的徐州军团,王三的山东军团。
不知不觉中,刘秀的兵力也接近二十万,再加上军屯的新兵,感觉差不多了,可以公开反清的大旗了。
这一年,南明的皇帝死了两个,皇位传到了永历帝,刘秀在江南百姓的拥护下,终于决定称王。
这个时候,刘秀军会出现一段权力真空期,因为权力在交接的过程中,很多日常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比如政务就会暂时停止。
所以,趁着这个当口,洪承畴决定起兵,趁乱奇袭镇江。对于这个军事决定,刘秀实在不能理解,洪承畴是怎么想的。
如果有明白人,一定会好好的劝一劝二鬼子,老洪啊,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怎么还要开战呢?
自从当上这个江南总督之后,清军是举绿营之兵开战,从春天开始打,一直打到冬天,可是哪一次打赢了?
每次都是损兵折将,灰头土脸的回来,打不过人家,拉着八旗骑兵,还是打不过人家,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绿营和清军实力不行,还得练呐,不练,就要这么愣上,结果还是一样的。
想来,毕竟洪承畴也是久经战阵,他手底下一堆文臣武将呢,难道没有一个人劝劝么?
或许有想要劝的,但是没有敢劝的,因为如果哪位不开窍,想要去劝一劝,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因为劝谏而惨死的汉人。
后悔谁不会啊,可是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所以绿营的将领这回都学乖了,爱打打去,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洪承畴有底气,他的底气就是八旗骑兵,集结了三万绿营大军,又向八旗贵族借了一万兵,这加起来就是四万,实事求是的说,这一回洪承畴是真的动真格了。
清军确实也忍不住了,有点要一雪前耻,一把梭哈的意思了。不过吧,毕竟八旗骑兵,指挥权不在洪承畴的手里,而由鞑子将军统御。
绿营这边,洪承畴确实急了,他亲征,亲自挂帅,然后是绿营头号名将张天禄做先锋,来势汹汹,开始攻打皖南的刘秀军,也就是傅青书带领的浙江军团。
这个张天禄,由于他供职于堪称清军中最不起眼,最弱小的绿营,那么就导致这位,本来能征善战,很有水平的武将,也有点不为人所知,有点寂寂无名。
但是,有实力就是实力,这是无法遮盖,也无法否认,张天禄带领军队,很快就击败了傅青书,旗开得胜,又开始攻打张存仁的第二条防御工事。
前线打了败仗,消息传回镇江,刘秀大为震动,他当即决定,要集合兵力,和洪承畴正面对抗,来个决一死战。
而且刘秀还要御驾亲征,毕竟还年轻,那江南大臣们肯定是不同意的,好几个大臣就劝,此前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清军都失败了。
绿营已经被打怕了,这趟他们属于是硬来,中气不足,军威不再,洪承畴肯定不会亲征,而只会在应天府指挥作战。
那洪承畴都不亲征,刘秀也没有必要亲征,而且现在前线失利,人心动摇,局势不稳,现在应该坐镇镇江,主持大局才对。
事实上,除了错估了洪承畴之外,江南这帮老油条,建议是很中肯的,洪承畴这人,行为反常,那打死也不能想到,屡战屡败,他竟然还敢亲自挂帅上战场。
刘秀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有见地的判断,他说,眼下刚刚称王,洪承畴他轻视,所以一定会亲自出征,因为他素来有野心,所以这趟,必须得去。
刘秀这番话,说的是壮怀激荡,掷地有声,很多文人听这么说,他们也就不说话了,刘秀勇敢且自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阮夫人还是坚决反对,坚决劝阻,说刘秀这趟不应该去。刘秀也不生气,他就解释,说从前唐朝太宗皇帝平定天下,每一次都是亲自出征,难道还不如他?
唐太宗都搬出来了,可以见得,刘秀这趟是去意已决了。但是,阮夫人还是不甘心,竟然反问,说不知道老爷能不能成为唐太宗呢?
刘秀也乐了,一拍桌子,胸有成竹的说,我军强大,破洪承畴如山压卵耳!
事实上到这一步,阮夫人再劝也没有用了,因为劝谏这东西,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
论语有云: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阮夫人劝,当然是怀着好心,用真诚的态度去劝的。
但是既然要劝,就要注意态度,要温和,要循循善诱,阮夫人别说逻辑了了,话里话外的都已经是在怀疑刘秀了。
刘秀还是不听,那这个时候,就该中止了,因为很明显了,就已经失败了,再劝下去,就是要被反驳了。
韩非子云: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刘秀还不是皇帝,但也是汉王,这就是龙,龙这种动物,性格是很奇怪的,如果心情好,那么就会很温顺,骑它身上也没有关系,说不定还会带去天上飞一圈。
但是,龙身上有一个地方不能触碰,那就是它的喉咙,因为它的喉咙附近的鳞片,是倒着的,也就是所谓的逆鳞,如果你触碰了它的逆鳞,它就会立刻暴怒。
阮夫人是大家闺秀,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可是孩子还小,阮夫人担心,当时不知道怎么了,勇起来了。
刘秀说击败洪承畴,就像大山压鸡蛋那么简单,阮夫人竟然说:您怎么就能知道,您是大山呢?
这要摊上脾气不好的老公,当场把你休掉都没毛病,只能说阮夫人十分幸运,摊上了穿越者刘秀。
刘秀没跟阮夫人计较,只是把意见搁置不用,然后整军出征了。
刘秀亲自督军,他带领军队,很快就在北固山南,直接和洪承畴正面遭遇了。
所谓御驾亲征,很大一部分是做做样子,皇帝九五之尊,富贵之人,怎么可能真的到战场上去打仗,去玩命呢?
大部分皇帝亲征,全程都是在严密的保护之下,在安全的地方居住的,但是刘秀不一样,他是把亲征做到了实际上,他真的是身先士卒,和将士们共同进退。
洪承畴一看刘秀带着军队来了,他也不含糊,立刻就分为了三阵,左边这一阵,张天禄带领,右边这一阵,鞑子带领,中间这一阵,则是他自己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