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政府办公大楼三层,站在窗前喝茶的朱常淦揉了揉眼,然后看了看天,怀疑今天早上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的。
挂着000001牌照的红旗轿车竟然开进了政府院内!
要知道这辆牌照的车只有两个人够资格开,一个是大老板的专属司机兼保镖彭青,一个是大老板本人。
平时彭青给大老板办事开的是比亚迪,这辆红旗离开国公府,唯一的可能性只有一个。
大老板本人就在车上!
别以为身为大老板,邓平出现在政府大楼是理所当然的事,事实上恰恰相反,这座三层的大楼落成之后,邓平估计连门朝哪个方向开的都不知道。
不光是邓平自己,还有州长陈圆圆、监察部部长柳如是、法务部部长卞玉京、商务部部长卞敏、教育部部长董小宛、税务部部长寇白门、建设部部长顾横波……
这些部长们除了董小宛正常出现在办公大楼外,只有卞敏来过一次,其余的估计自己办公室在哪都不清楚……
当然,就算这样,谁敢废话?
不过众女包括邓平在内在国公府也有专属办公区,一般需要一把手决策的事和签的文件都会送去国公府,要说耽误政事,倒也不至于。
朱常淦连忙下楼迎接,大老板亲临,难道是想通了准备出兵?
整座办公楼内亲眼见过邓平的不多,但不认识他的几乎没有……
废话,平币上面印着安国公头像,黄州人谁没用过平币?
在所有遇到的工作人员满是敬畏的眼神中,邓平到了三楼,朱常淦亲自上前打开贴有总裁办公室的门。
总裁……这名字是邓平自个起的。
“这次公务考核已经结束,接下来是根据成绩,对所有合格考生分配官职,这是你下辖人事部该管的事,可有什么难决之处?”
听话要听音,朱常淦脑子转的飞快,对于统治者而言,怎么可能真的那么淡然处之,真要那样,皇帝和被架空的傀儡又有多大区别?
在朱常淦看来,对统治者而言,抓住枪杆子,捂住钱袋子,管好任命状,也就是所谓的军权、财权和人事权,才算是实至名归的上位,缺一不可。
“回主公,人事部正在梳理,各州县吏员会在收到签发任命书后赴任,各部门主官,还需主公亲自定夺,加盖人事部公章和主公的大印,才算正式生效。”
邓平嗯了声,黄州现行官吏制,但并非说吏就一定不如官。
以随意一县,如黄安县为例,整个黄安县拥有官身的有县长、副县长,巡、检、法、税、商,等部门主管是官,其余在各部门内从事政务工作的皆为吏。
封建王朝皇权不下乡,乡野治理靠的是乡老和宗族,各村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宗族在往年基本上也都是各个地主,然而黄州已经土改。
土改的本质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地没了,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弱化不少,但族老乃至族长在乡族里的地位依旧远高于族人,甚至高到可以一言九鼎,将族刑凌驾于律法之上的地步。
邓平普法还强制教育的目的是开智,如果族刑可以无视律法,那律法的威严性在乡野间岂不荡然无存?
九品……
村长之上是乡长,官阶八品,管理几个到十几个村落,设副乡长两名,官阶九品。
再然后便是县级官,县官官阶不论大县、小县皆为七品,副县长为从七品,其余诸如县巡捕所所长、县法院院长、县监察院院长、县税务局局长、县商务局局长、县建设局局长……皆为从七品,和副县长同级。
州内所属小州,如黄州境内的蕲州,和各县同列,黄州城属官员如州长为六品,副州长为从六品,其余各部门也都为从六。
而吏员,也有不少拥有行政级别,比如县长秘书为吏七品,俸禄与官对比下调两档……
大明官员任命,三品以下官员基本都是吏部选官任命,三品及三品上官员要么阁推要么廷推,推完之后,列出几个名单报到皇帝那边,由皇帝圈出一个来任命。
可以说在人事任命这块,本该皇帝行使的职权已然被吏部侵夺,甚至于皇帝想不通过吏部任命大臣,被称为中旨,而接到中旨的大臣一向引以为耻,所以大多会拒绝任命,就算勉强接受,也必为官场所不容。
在人事这块,皇帝最大的职权是罢免,老子看你不爽,你就给我滚……
原本邓平还不太理解皇帝为何任由人事任命权被吏部侵夺,现在他明白了。
想想看,光是一个黄州,官吏就不知多少,邓平他认识谁啊?
什么都要邓平事无巨细,他还活不活了?
养着人事部难道是吃闲饭的?
在邓平看来,逐步完善监督体制,完善律法环境,自然而然能让风气转变,至少哪些贪官污吏不敢再如以往那样肆无忌惮去残民,虐民。
奢求无需太过,矫枉不应过正,即可。
此番邓平来,是因为对冒襄三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按照此番考核成绩,估计除了冒襄会被正常授官外,徐屺和宋士意恐怕别说做官,即便是从吏都危险的很。
为了不埋没人才,本着人尽其才的高尚精神,邓平来此,是打算在见过三人后,亲自授官!
“去把冒襄、徐屺还有宋士意,三人叫来。”
朱常淦屁颠屁颠安排人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