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徐屺之论

邓平无比仔细、认真外加挑毛病的心态将冒襄的卷子来来回回看了三遍。

放下卷子,邓平叹了口气,没毛病……

如果让他来打分的话,或许……也是满分。

甚至于邓平极度怀疑这厮也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明末,否则怎么可能写的这么详尽,比他么标准答案还标准答案。

冒襄先从土改的核心价值观入手,认为土改之政是彻底废除掉利益阶层通过土地对百姓不择手段的压榨。

是通过没收利益阶层的土地后进行再分配的一次伟大创举。

此举对获取民心,促进税收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还能让民间达到相对公平,从而从根源上消灭掉土地兼并的生存土壤,提高百姓对于种粮的积极性,增强百姓为了维护自身土地,进行不屈抗争的决心。

从此百姓成为土地的主人,那些因为拥有大量土地,作威作福甚至残民虐民的利益阶层,最终也只会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最后,冒襄还写到土改尽管会让普天下拥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阶层对邓平同仇敌忾,但是从长远角度去看,这不过是新生王朝在诞生之初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邓平觉得冒襄这厮的这篇文章忒他么像是政府工作报告,当然,通篇都是文言文,让邓平翻译的理解的有些费劲。

要说美中不足,估计只有这家伙没说士绅如果反抗,该如何大开杀戒了……

瑕不掩瑜,即便如此,也足以满分,至于为何没能得满分,估计是阅卷的家伙理解的都没这厮深刻。

冒襄……邓平表示自己记住这家伙了。

第二个让邓平记住的人自然是徐屺。

看标注,这家伙总分榜排到第八百八十七位……

好家伙……

这家伙能引起邓平注意的原因也简单。

成绩两极分化!

《秋思》洋洋洒洒上千言,喜提满分,满分六十的基础算术得分十九……

时事题九十五,律法四十五……

邓平二话不说将徐屺卷子翻了出来,首先看的是时事。

时事题目是‘潼关若失,对大明将会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徐屺认为自贰臣洪承畴兵败松山,一战葬送大明十三万边军精锐后,边疆从此攻守易型,大明再也无力出关征剿清贼,甚至九边防御也已捉襟见肘。

边军唯一一支精锐只剩下驻守山海关的关宁铁骑,然而满清立国,清贼骁勇凶悍,山海关若无强兵驻守,一旦清贼夺取山海关,十数万强悍清兵将会长驱直入,届时京畿之地和整个山东将会沦为清贼的狩猎场。

诚然,前些年清贼也祸乱京畿和山东,但与山海关破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的清贼是翻山绕道,也只存了抢掠钱粮和人口的心思。

一旦山海关陷落,清国进可攻,退可守,难保不会生出异样心思,谁敢保证清贼不会学蒙元那般以屠为慑,窃占华夏!

届时亿万汉人便会如蒙元百年之时那样沦为猪狗,甚至命比羊贱。

由此论断,确定关宁铁骑不能动。

徐屺也认定崇祯皇帝是想打残清贼之后,让边军回师剿贼,可如今已不可能,那么面对声势浩大的内贼,只能靠内地兵马。

而内地兵马也就左良玉本部、孙传庭秦军,黄州天狼营和驻守京城的诸营可堪一战。

左良玉拥兵自重天下皆知,朝廷想让左良玉出死力杀贼,几乎没有半点可能,真要逼急了,没准能把左良玉逼反,所以朝廷不会也不敢在如今内忧外患的前提下去逼反左良玉。

文中对黄州天狼营一笔带过,只说安国公和南宁伯差相仿佛,不想反,但不代表不会被逼反。

至于京畿诸营,那是戍卫京城,震慑天下的终极力量,不到亡天下的最后关头,怎么可能动用。

因而徐屺认为时至今日,撇开地方上那群不堪一用的卫所屯兵外,能清剿内贼的只有潼关秦军。

然而孙传庭兵败……

一场本可以稳扎稳打歼灭李自成主力的战争,最终在皇帝不断催促进兵下,因为连绵大雨,从而导致惨败。

而今秦军重创,潼关防御力量严重不足,就算孙传庭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守得住潼关!

徐屺料定孙传庭必败,潼关必失!

在徐屺看来,潼关的重要性和山海关一样重大,山海关不失,清贼没有退路便不敢大举进兵,而潼关不失,就能将内贼死死摁在陕西、河南等地。

徐屺认为潼关被李自成夺占之后,李自成必然会扼守潼关,然后在洛阳或者长安称帝!

李自成当了那么多年流寇,一开始官军兵强马壮,他只能转战千里,归无定所,只要他能扼住中原咽喉,便同样是进可攻,退可守,那么为了让天下人深信大明气数已尽,他一定会称帝,吸引士绅大族投靠,从而彻底结束流寇生涯。

然后李自成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山西全境,以数十万大军压境之势迫使崇祯皇帝退走南都,届时李自成便会拥有整个北方地盘。

届时对大明最好的局面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南北割据,一个是学南宋联辽灭金那样联清灭李。

然而南北割据……很难,首先南宋是真的还有半壁江山,而大明的四川险要之地已被张献忠所占,另外一个是新兴王朝如朝阳初生,历朝历代的开国将兵,谁不能征善战?

反观大明南方,触目所及,各方豪强,盘根错节,所谓的百万屯兵,能战者能有多少?

若南北大战,大明败亡,实属必然!

至于联清灭李,南宋前车之鉴摆着,崇祯若真那么干,不但是饮鸩止渴更是引狼入室。

大明若只是被李自成所灭,无非是王朝更迭,历史必然,要是让清贼占了天下,那么崇祯便是汉祚之罪人!

想当年太祖皇帝驱逐蒙元,复汉家衣冠,成就盖世伟业,如果崇祯再让华夏亡于异族,他不但是亡国之君,更是千古罪人。

所以徐屺认为崇祯不敢联清灭李,甚至哪怕丢了京城,也不敢轻动关宁铁骑!

看完整篇文章,邓平当真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