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郑王求仙
- 我于万家灯火中问道修仙
- 二子知命
- 2055字
- 2023-11-06 21:00:03
“这是要做什么?”
“不知道啊。”
“大王不累么?”
“或许吧……”
亲信大臣和护卫们站在远处,望着郑王窃窃私语。
他们的大王正在鞠躬。
在一户人家的院前,托着个木盒,对着关闭的大门行礼。
保持着这个姿势,已经站立了许久。
大臣已猜到郑王此行目的。
楚探在城里查了好几天,燕人昨晚又闹了半宿。王宫大殿之上,更有使臣遇到刺杀。
折腾来折腾去,无非那八个字。
奇雾漫起,必有圣陨。
看大王这意思,是确认了圣人所在,跑这来参拜了。
个中好处可以想象,只是看不懂这做派。
不管是否来求贤,都该上前叫门。只鞠躬不说话,到底是何道理?
而且奇怪之处,还不止这些。
亲信大臣目光旁移,看向郑王的身侧。
那里还躺着个人。
面色惨白,气若游丝,腹腰包扎着绷带。
昨夜遇刺的燕使,边关大将马三春。
求贤便求贤,把这位带来做什么?生怕燕国人不知道,故意当面挑衅吗?
亲信大臣哪里会知道,这是郑王苦思了半宿,才想到的方式。
若是拜访人间大贤,不管是怎样的人物,肯定都得上去叫门。但是院里这位不同,不可和凡人同日而语。
……
马三春被剑光洞穿那一刻,王宫内的人都没反应过来。只看到一道剑光,还有一根萝卜。
可是郑王,却看到更多。
在剑光飞入大殿之前,郑王便莫名感到一种压力。就好像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要从他头上砸下来。
抬头看的时候,飞剑翱于夜空。
飞剑所带来的寒意,让郑王一度感到窒息。
随后王宫上空生出光幕,将那柄剑阻挡了片刻。
再往后,光幕被破开,马三春被刺穿。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快到郑王怀疑生出幻觉。
所以当一群人高呼刺客的时候,郑王也慌慌张张的大呼护驾。面对惊怒的燕国人,郑王更是诚惶诚恐。一边急召御医救治马三春,一边下令缉拿刺客。
可是等燕军骑兵遇袭的消息传回,各种消息汇总到一起,郑王的心跳不受控的加快。
不是幻觉。
一根萝卜击倒马三春,或许真有高手可以。但两三个呼吸便击溃一支燕军精骑,绝对不是人能做到的事。哪怕三十年前的剑神上官殷德,也不会有那种本事。
还有,骑兵遇袭和马三春遇刺,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在场的目击者都能证明,袭击他们的是一柄飞剑。
郑王由此笃定,院子里有高人。
很可能,是神仙!
郑王没有把猜测说出去。
因为这是郑国的机会,是他实现志向的唯一机会。
只是郑王满脑子都是神仙,唯独忘了评估自己,高估了肉身的承受力。
…………
“得站多久啊,为何还不开门?”
郑王鞠着躬,拱着手,两腿哆哆嗦嗦。
哪怕只是久坐久站,身体都会发僵。况且还要保持固定姿势,哪里能一直撑下去。
就在郑王快要摔倒的时候,大门终于从里面被人拉开。
然后就是妈呀一声,把兴奋的郑王吓了一跳。
“哎呦呦,你是干什么的?不声不响的,要吓死我不成。”
三姑探望完越娘,和李长青又说不通,正悻悻的要回家。却没想到一开门,竟有人在门前站着。
“尊驾是……”郑王显然有些懵。
他来之前做足了功课,知道这院中住着两个人,货郎和病妻。
二人都是神仙?其中一个是神仙?还是家里藏着神仙?
郑王猜不到。
只想着无论遇到谁,都保持足够的尊重。只是眼前这个壮硕妇人,却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叫三姑就行。”三姑瞅了瞅郑王,“你是干嘛的?”
“我来拜访此间主人。”郑王恍然想了起来,这家邻居是个嫁了三次的寡妇,似乎就叫三姑。即便有隐藏的神仙,也不可能是这个人。
“说见就见啊?你到底干嘛的?”三姑眼神带着提防。
郑王恼怒这妇人不知抬举,只是也不好发作。正在为难的时候,院里传来声音。
“让他进来吧。”说话的自然是李长青,“我正等他。”
郑王心头狂喜,眼泪差点没下来。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郑王连忙回头招呼,准备让人抬上马三春。
带马将军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昨晚燕军在这里生事,宅院中才起了飞剑。把马三春这个祸首带来,可以向仙人表面态度,证明绝不会包庇。
当然,也存着试探的意思。
不料被三姑瞧见,又咋呼起来。
“哎呦,这又谁啊。”三姑这才看到躺着的马三春,好奇的上前查看。
“这人像是受伤了,不送医馆来这干吗?哦,莫不是走错了,当这里是?我知道医馆在哪,带你去就是。还愣着做什么,糊涂小子,搭把手啊……”
郑王脸上的肉一阵抽搐。
如果不是顾忌场地,非让人把这寡妇的嘴堵上。
好在这个时候李长青又说话了。
“你一个人进来。”
郑王顿时一愣,然后额头冒汗。
“仙缘难求,就知不会简单。考验,这一定是仙人的考验。”
现在差不多有八成把握,确定说话者就是所寻那位。
只是既然是那一位,说话必然有深意。让他一个人进,那其他人怎么安排?
带的随从好说,不让进去就是。可是马三春呢?那可是触怒神仙出手的祸首。不让他进,是把他放了,还是把他杀了。
一瞬间的功夫,郑王想了很多。仙人的考验,压力很大。瞥了一眼三姑,突然灵机一动。
“此人就托付给你了。”郑王让人拿来两锭金子,交到三姑手上。
当前最紧要是拜见院中主人,不能在马三春身上费功夫。至于妇人如何做,那是妇人的事,都与他不再有干系。
郑王很为自己的急智得意,这么快就解开仙人的考题。
随后不等三姑说话,郑王便托着木盒,心急火燎地进了院子。
……
郑王微服以巡民家,见壮男病卧街头。王取二金,予寡居善妇,使医之以为伴。人曰,王善与人,虑事亦周,医犹为求所归也。
《郑书·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