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发:博物馆的晨间惊雷
1934年 8月 15日早上八点半,上海这座被繁华表象层层掩盖、暗流如毒蛇般潜伏的城市,依旧被浓稠如墨的夜色紧紧裹挟。法租界巡捕房内,尖锐的电话铃声如炸雷般在寂静的办公室里肆意回荡,好似命运那无情又冷酷的警钟被狠狠敲响,每一声都重重砸在众人的心头。
接电话的是王超,他刚拿起听筒,那头急促又慌乱的声音便如连珠炮般袭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随即急切地朝着路垚的办公室奔去,边跑边喊:“探长,出大事了!外滩上海博物馆发生重大失窃案,一块唐朝武则天用的凤印被盗了!!”
路垚“噌”地一下从椅子上弹起,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这厚重的夜色。他迅速抄起挂在衣架上的外套,边穿边朝门外大步流星地走去,嘴里高声喊道:“陈宇、李强、李忠义、王超、马汉、赵欣、周瑶,都跟我走!”七名探员听到指令,立刻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般迅速整理好衣帽,一把抓起配枪,脚步匆匆如密集的鼓点,紧跟在路垚身后奔向警车。
警车如脱缰的野马,在法租界巡捕房管辖的地界风驰电掣般穿梭。车灯如利剑般划破黑暗,照亮了街道两旁风格迥异的建筑。法租界内,哥特式的教堂尖顶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神秘的幽灵在窥视着人间;石库门弄堂里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氛围。警笛声在街道上呼啸而过,惊得路边正准备开张的小贩们慌忙避让,脸上满是惊惶与疑惑。
当警车终于抵达上海博物馆时,眼前的景象让探员们倒吸一口凉气。博物馆那宏伟的建筑在晨雾中显得阴森恐怖,原本紧闭的大门此刻大敞着,仿佛一张张开的血盆大口,门内透出一片混乱。探员们迅速跳下车,拔出手枪,小心翼翼地朝着博物馆内摸去,每一步都充满了警惕,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危险的陷阱。
唐代文物展厅内一片狼藉,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飓风肆虐。展柜的玻璃碎片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如同破碎的星辰散落一地。原本陈列于展厅中央、散发着神秘气息的“武则天凤印”,此刻已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展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劫难的惨痛。
这枚凤印,长 12.3厘米,高 9.7厘米,通体以温润细腻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印钮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每一根羽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玉的束缚,翱翔于九天之上。印面阴刻着“天后之宝”四字篆文,笔力遒劲,古朴典雅,仿佛蕴含着千年前的皇家威严,让人一眼望去便心生敬畏。
据博物馆馆长陈维翰战战兢兢地供述,这枚凤印是 1928年在洛阳北邙山的一座唐墓中出土的。当时,这座唐墓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而这枚凤印更是其中的珍品。后来,经法国汉学家伯希和鉴定,确认其为武则天称制时期(684 - 690年)的宫廷御印,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堪称无价之宝。如今,这枚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凤印被盗,无疑是在上海滩乃至整个中国文物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
馆长哭丧着脸,声音颤抖地说:“探长,管内的报警系统是斥巨资从德国引进的,在全世界也算得上是最先进的。可这贼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还是把凤印偷走了。”
路垚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冷静,他大手一挥,说道:“大家别慌,咱们这就开始勘查现场,一定要把这贼人揪出来!”说罢,他带着探员们开始对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勘查。他们兵分几路,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寻找猎物的踪迹。
二、蛛丝马迹:现场的隐秘线索
路垚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破碎的展柜玻璃。这玻璃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特殊防弹玻璃,坚硬无比,寻常手段根本无法突破。他轻轻捏起一片玻璃碎片,放在眼前仔细端详,发现碎片边缘有极其细微的锯齿状痕迹,像是被某种尖锐且锋利的工具反复切割所致。
“看来这贼人是有备而来,还带着专业的切割工具。”路垚喃喃自语道,随后站起身来,在展厅内缓缓踱步,目光在四周的墙壁和地面上扫视着。
陈宇在展厅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这些脚印杂乱无章,但仔细分辨,能看出其中有一双皮鞋的脚印较为清晰,鞋底的花纹独特,像是一种进口的高档皮鞋。他连忙招呼路垚过来:“探长,您看,这里有些脚印,说不定能成为重要线索。”
路垚快步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脚印,说道:“这双鞋的主人很可能就是盗贼之一。大家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别处也发现类似的脚印。”
与此同时,李强在展厅的通风管道口发现了一些新鲜的刮痕。通风管道的铁皮上有几道深深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撬动过。他顺着通风管道往上查看,发现管道的盖子有松动的迹象。
“探长,通风管道这里有问题,盗贼很可能从这里进来的。”李强大声喊道。
路垚立刻带着探员们来到通风管道口,他仰头看着管道,陷入了沉思:“这通风管道狭窄,要爬进来可不容易,而且还得带着切割工具,说明盗贼身手不凡,而且人数可能不止一个。”
周瑶在展厅的窗户附近发现了一些泥土的痕迹。窗户的窗台上有一小片湿润的泥土,像是有人从外面翻进来时留下的。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些泥土,放进证物袋里,说道:“探长,这里有泥土,也许能通过分析泥土的成分,判断盗贼是从哪里来的。”
路垚赞许地点点头:“做得好,周瑶。大家继续仔细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
三、疑云初现:博物馆内部的问题
随着勘查的深入,路垚发现了一些令人疑惑的地方。博物馆的安保措施如此严密,报警系统又十分先进,盗贼是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博物馆并实施盗窃的呢?
路垚决定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他首先找到了当晚负责巡逻的保安老张。老张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满是惊恐和愧疚。
“探长,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我按照规定,每半个小时巡逻一次,每次巡逻的时候都没发现什么异常。可谁知道,等最后一次巡逻完,这凤印就没了。”老张急得直跺脚,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路垚看着老张的眼睛,问道:“你在巡逻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或者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老张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奇怪的声音倒是没听到,不过在巡逻到二楼走廊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有个黑影一闪而过,但等我追过去,就什么都没看到了。我当时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就没太在意。”
路垚心中一动,继续问道:“那黑影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张指了指走廊的尽头:“好像是往仓库那边去了。”
路垚立刻带着探员们来到仓库。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文物和杂物,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们在仓库里仔细搜索着,突然,李忠义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麻袋。麻袋上沾满了灰尘,看起来有些破旧。
李忠义小心翼翼地打开麻袋,发现里面有一些破碎的玻璃碎片,和展柜上的玻璃碎片十分相似。
“探长,您看,这个麻袋很可能是盗贼用来装切割下来的玻璃碎片的。”李忠义兴奋地说道。
路垚拿起一块玻璃碎片,仔细看了看,说道:“没错,这就是展柜上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