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秋亲家到访
-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 闲不住的老鱼
- 2656字
- 2025-04-29 00:10:12
建国27年春节,周家老小都聚在周秉昆的二层小洋房里过年。
这房子亮堂得很,楼上楼下四间卧室,还带抽水马桶,周志刚摸着雪白的瓷砖墙直咂嘴。他这辈子都没敢想过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饭桌上,周秉昆给父亲倒了杯酒,说道:“爸,你就别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你就在家陪妈带孙子,享享清福吧。”
李素华在旁边眼巴巴地望着老伴,手指头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周志刚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他何尝不想留在老婆孩子身边?
可一想到西北大三线那些等着他回去的工友们,这脚就迈不动步。
他们这辈人吃过苦,更懂得好日子来得不容易。现在国家建设正需要人,他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还得顶上。
“老婆子,”周志刚握着李素华粗糙的手,“再等我三年。等六十岁退休,我天天在家给你捶背揉肩。”
看着妻子花白的鬓角,周志刚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周秉昆没有多劝,他心里清楚,周志刚的犟脾气是改不了了。他们这代人,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过完春节,周秉昆先后给周志刚和周秉义送行。
当周秉昆抱着小平安站在月台上,把周秉义两口子送上了火车“哐当哐当”开动时,郝冬梅从车窗里探出半个身子,看着儿子挥着小手,那小小的身影越来越远。
郝冬梅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哭得都快背过气去了。
半年之后。
谁也没想到,六月郝冬梅的父母突然从农村调回吉春工作了。
紧接着到了九月,郝冬梅也被调回了吉春。
当再次看到周平安的那一刻,她紧紧抱住儿子,眼泪又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怎么擦都擦不干净。
中秋节晚上,周秉昆家门外突然停了一辆小轿车。
车上下来两位老人,从后备箱取出一盒月饼礼盒后,就让司机先回去了。
“叮铃铃——”门铃响个不停。
郝冬梅正追着五岁的小平安跑出来开门时,隔着矮墙一看,她整个人都呆住了。
站在门外的竟是自己的父母!
“爸、妈?你们咋来了?”郝冬梅一脸不可思议。
金月姬笑眯眯地说:“来看看亲家啊,怎么,不欢迎?”
话音未落,小平安已经踮着脚拉开了小铁门的插销,脆生生地喊:“姥姥!姥爷!”
金月姬一把抱起外孙,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亲昵的说道:“哎呦,我的好外孙!”
“妈您快放下,别闪着腰!”郝冬梅急忙伸手要接孩子。
金月姬灵活地往旁边一闪:“瞎操心,你妈我身子骨硬朗着呢!”
这时周秉昆闻声也从家里出来,看到是郝冬梅的父母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一点不生疏,很自然的说道:“叔、婶儿来了?快进屋坐!”
郝父也笑着抬手招呼:“秉昆啊,有日子没见了。”
郝冬梅看着他们熟络的样子,眼睛瞪得溜圆。
今年中秋,郝冬梅父母的突然造访,可把李素华给惊着了。
她整晚都乐得合不拢嘴,做梦都没想到,如今在省里当大官的亲家会主动上门。
搁在以前,这样的大人物哪是寻常老百姓能见着的?
郑娟就快要生了,身子不便,出来打了个招呼就回屋歇着了。
饭桌上热闹得很,大家唠着家常。
这一唠,李素华和郝冬梅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周秉昆背地里干了这么多事。
这些年,他一直在偷偷接济被派遣到农村的郝冬梅父母。
要不是周秉昆隔三差五送吃的用的,老两口的日子指不定多难熬呢。
也多亏了周秉昆,二老的身子骨才没落下毛病。
这次郝家父母亲自登门,一是感谢周秉昆这些年的照顾,二是谢谢周家对郝冬梅这么好。
谁能想到,这个平时闷不吭声的周秉昆,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不光暗地里跑到延州帮衬亲家,如今还创下这么大的家业,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郝家父母也是回城工作后才知道,这个周秉昆到底有多大能耐。在老两口眼中,周秉昆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奇人。
郝冬梅激动地倒了一小盅白酒,举杯说:“秉昆,你大哥不在,嫂子我代表我们全家敬你一杯!”说完一饮而尽。
周秉昆也紧忙端起杯一口喝掉:“嫂子,咱是一家人,都是应该的。”
李素华也笑着点头说道:“就是!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好。”
饭后,周秉昆沏了壶茶,陪着郝父坐在客厅说话。
李素华则和金月姬坐在一边,拿出了厚厚的一本相册翻看,里面记录着周家这些年点点滴滴的变化。
李素华挑了几张郝冬梅母子的相片,送给了金月姬。
郝冬梅又往茶壶里续了些热水,随口问了一句:“爸,你说还会恢复高考吗?”
郝父愣了一下,稍微思考后说道:“暂时还没听到消息。不过,华夏几千年传统,都是通过考试进行人才选拔,肯定有它的道理。你突然问这个干嘛?”
郝冬梅笑笑,“前几天秉昆跟我说,他认为高考肯定还会恢复,让我这段时间有空多看看书。”
旁边金月姬听到这个话题,也说道:“秉昆说的没错,多看书肯定是对的。平时多做一些准备,等哪天通知突然下来了,也不会措手不及。”
“妈,您真觉得秉昆说得准?”郝冬梅有些不确定地问。
金月姬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这些年秉昆办的事,哪次不是未雨绸缪?再说了,现在这形势,可不正需要更多能干的人搞建设嘛。他这么猜,可能性很大。”
郝冬梅一听心里更有底了。
自己亲妈看人看事向来准得很,连她都这么肯定,那这事十有八九会发生。
“那我得赶紧给秉义写信,”郝冬梅边说边往书房走,“让他也早做准备,别到时候赶不上趟。”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吉春下起了鹅毛大雪。
这几天眼瞅着郑娟就要生了,周秉昆根本没心思上班,一到下班点就立马骑车往家走。
两世为人,这是他头一回当爹。
上一世,他是个苦逼程序猿,三十不到就熬成了地中海,相亲钱花了不少,到头来还是光棍一条。最后加班加到半夜,直接猝死在工位上。
正如某个小品台词: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
现在,光每天签到领的钱就攒了七八万了,香江那边的买卖更是越做越大。
所以这一世他算是想开了,活得佛系很多。
他给自己定的那些目标,就跟旅游打卡似的,主要是为了体验人生。
跟别人有什么好比的,自己过得舒坦最重要。
一家人正吃着晚饭,郑娟突然捂着肚子喊疼。
幸好郝冬梅今晚没在医院值班,她一看这情形就明白了:“娟儿这是要生了!”
“秉昆,快把被褥铺板车上!妈,您扶着娟儿,我去拿棉袄!”郝冬梅手脚麻利地安排着。
周秉昆二话不说,立马放下碗筷,进屋收拾被褥。这板车是秉昆早就备好的,专门用来送郑娟去医院检查用的。
李素华留在家里看着周平安,郝冬梅陪着一块送郑娟去医院。
郝冬梅扶着郑娟裹好厚棉袄躺上板车,周秉昆拉起车就跑。
周秉昆现在23点的体质,远超常人两倍以上,再加上他常年练习咏春,身体壮的跟牛似的,跑起来比骑自行车还快。
郝冬梅原本在旁边一手扶着郑娟一边帮忙推车,没跑几步就喘不上气了。
“嫂子,你也上来!”周秉昆喊道。
郝冬梅还想推辞,周秉昆急了:“我力气大着呢,多拉你一个不碍事!”
郝冬梅坐上板车才发现周秉昆跑得更快了,心里直咂舌:这小叔子,可真是有把子好力气!
这一路愣是没歇气,半个小时就跑到了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