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组织变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解析
- 王旭东 孙科柳
- 1369字
- 2025-02-22 18:38:55
2.5.2 追逐未来:华为云计算
互联网的产业分工把电信行业管道化了,电信运营商要借助云化重回价值链顶端。电信行业的云化迫使电信设备商软硬件解耦,颠覆了该行业原来的软硬件捆绑盈利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华为电信业务的盈利模式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
对华为来说,云计算是集成化的动态基础设施,能够把IT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内部(私有云)或外部(公有云)。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布置新服务,更快地响应客户新需求,也能够把IT开销由资本性开销转变为营运性开销。客户也能够依据自身的要求和计划使用云计算模型,并且收获各种成果。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华为好比一棵大树,云计算就是这棵大树真正的根系。华为如果不能在云计算上获得领先优势,那么,肢体庞大的华为就会风雨飘摇。”
华为从2007年开始提前布局云计算领域。厚积薄发是华为的经典战法,即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建立云计算的技术储备,并等待火山喷发的那一刻。
2007年,华为成立聚焦云计算的虚拟化研究部。该部门有一两百名员工跟踪、研究云计算,且对这些员工并没有考核要求。如果最后发现这事情不靠谱,就到此为止,继续深入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发现这事情靠谱,并已经证明成功了,华为就会开始将其作为确定的事情做饱和攻击。
2010年11月,华为极为高调地发布了云计算战略及其端到端解决方案,同时启动了“云帆计划2011”,这是华为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显著标志。2011年年初,华为正式成立了企业BG,密集投资IT和云计算技术,为全面云化布局。同年11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云计算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云帆计划2012”。在该计划的发布中,华为首次明确了其云计算的三大战略:大平台、促进业务和应用的云化、开放共赢。为了保障该战略的有效实现,华为特别成立了IT产品线部门,下设云平台领域、服务器与存储领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领域和媒体网络领域,进而以云计算为平台基础,重新打造IT产品。
2015年7月30日,华为宣布将在城市云、金融云、媒资云、园区云、软件开发云等五个板块进入企业云服务(公有云)市场。华为表示,每年在云计算业务上的投资将不低于5亿美元。
这一系列战略行动的背后,恰恰是华为加快推进云计算战略的实施步骤。经过多年的布局和持续投入,华为在云计算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6年3月,德国电信携手华为发布开放电信云服务,标志着华为在云技术上及格了。自2017年以来,华为云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以2019年6月为例,华为的云业务单月收入同比2018年6月增长了5.5倍,华为云规模客户数增长了33倍。
据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介绍,2020年华为云已在城市、制造、医疗、汽车、园区、互联网等10大行业的超过500个项目中实践落地,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华为云2020年营收增长率高达202.8%,2021年第一季度华为云国内市场份额环比增长2.3%,达到19.7%。
综合来看,华为云虽然营收增长很明显,但是基数还比较低,规模还不足以与阿里云、腾讯云直接争锋。
华为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并在2020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提出,公司未来将在三个方面来打造具有差异化与更大价值的华为云解决方案:第一,将把公司耕耘了30年的ICT和云技术进行充分融合,拉通公司的端、边、管、云,构建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第二,把自身数字化的经验以及经历,借由云来形成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政企客户;第三,坚持共创、共赢、开放的理念,和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开放的云、一个领先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