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王阳明传》——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顺天意,承因果,今日方知我是我。一朝悟道见真我,何惧昔日旧枷锁,世间枷锁本是梦,无形无相亦无我。”前段时间这段后人总结的王阳明心学思想风靡了一段时间。这也让我重新想起了这位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智者,于是我便再次打开了这本孟斜阳的《王阳明传》。

单从一本传记的角度来评价此书,我在deepseek上发送了一个“如何评价一本传记写得好不好”的指令,它给我的总结性的回答是:一本优秀的传记应像“多棱镜”,既真实还原传主的本色,又能让读者从中照见更广阔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无法保证传记中叙事的真实性,但我还是从这本书中有所领悟,看到了一个这位最接近圣人的人完整的一生。

再回到王阳明本身,虽然从中学学语文的时候就听过语文老师提到过这位阳明心学的创始人,再到后来知道他本名叫王守仁之后又把他和王守义十三香联系到了一起,毕业工作后开始对哲学感兴趣后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思想,再到读《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儿》时了解到了他的一些事迹后,让我对于这位千古奇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因此才翻阅了这本《王阳明传》。

读完这本书后,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也开始领略到了一些“心学”的奇妙之处,而他思想中的“知行合一”更是和马哲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事上磨练”的主张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治愈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内耗,很多时候,当我需要去做一些事的时候,总是预先在自己的脑子里给自己设下很多限制,颇有一些干事时“未战先怯”的感觉,而当我去践行守仁先生这个“事上磨练”的思想时,却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我开始不再内耗,想到什么事就去干,干了有什么问题再及时修正,结果是纠结变少了,生活和工作却顺遂多了。

读完此书,对守仁先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了人的一生原来可以过得如此的波澜壮阔,更是领略到了一个人深邃的思想是如此的富有魅力,守仁以“立德”立身、“立功”济世、“立言”传道,实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完满。他在病榻之前留下的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更是让我明白了圆满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