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机动战士ZZ敢达

机动战士高达ZZ

机动战士ZZ高达一般指本词条

《机动战士高达ZZ》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作品的第三部电视版动画。是机动战士Z高达的续集。

虽然书写常以英文字的Z来取代希腊文第六字母的Z,但是标题当中“ΖΖ”的正确发音应念为“Double Zeta(ダブルゼータ)”。

故事讲述宇宙世纪(U.C.)0088年6月6日,新吉翁军向地球空降先遣部队,经两个月时间的活动,于8月1日正式发动对地球进攻。8月29日,新吉翁占领达卡尔,并将大量旧公国军及提坦斯残党收编。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10月31日,新吉翁实施卫星坠落战术,终于迫使联邦于11月24日同意将殖民卫星群SIDE 3让给新吉翁,以此作为吉翁从地球撤兵的条件。[1]

中文名

机动战士高达ZZ

原版名称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ZZ

别名

机动战士雷霆一击

动画制作

SUNRISE

类型

机战、科幻、战争

故事背景

U.C.0088年2月22日,在地球圈发生了三股军事力量的大决战,其最终结果是提坦斯全军覆没,来自阿克西斯的新吉翁势力大伤元气,奥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动乱并未因此而结束。

共2张

机动战士高达ZZ 海报

2月24日,提坦斯一部分残存的势力组成以青年将校为核心的武装,以“新迪赛斯”(简称ND)之名发动叛乱。

3月23日,联邦军编成以讨伐ND为任务的前卫舰队“阿尔法队”——a队。

3月28日,所罗门宙域的埃诺舰队反叛,与ND合成合流,其后数天攻击月面都市艾亚兹,至4月2日,月面守卫队及其所配置的试验型高达FAZZ被全灭。

4月5日,a队对ND发动特攻,完成任务,提坦斯之乱终结。

然而,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驻扎在小行星阿克西斯的哈曼·卡恩,此时正悄悄积蓄实力,准备向地球联邦及其部下发动进攻。这场将要发生的动乱,史上称为第一次新吉翁战争,亦即哈曼之乱。

然而,哈曼的文治武略无法令所有追随者认同。新吉恩旗下的年轻军官格雷米,在“独自振兴吉恩”信念驱使下于圣诞节反叛哈曼,率部从阿克西斯独立出来。

共6张

《高达ZZ》机体设定图册

在这一系列重大变动造成的复杂局面中,代表联邦而战的军事组织奥古,在以布莱德·诺亚为首的领导层指挥下,持续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奥古主力的战士,是以名叫捷多·五西塔的少年为首的一群来自殖民卫星的孩子,而捷多的座机,正是当年阿纳海姆社以卡缪为中心所进行开发的“ZETA”计划最后的作品——可变型机动战士MSZ——010“高达ZZ(DOUBLE ZETA),运送ZZ高达核心战机的奥古志愿军少女露·鲁卡则搭乘Z高达,其余同伴亦分别乘坐高达MK-II等机种。

与阿姆罗、卡缪一样,捷多也是一样强大的NEW TYPE,然而似乎也正因如此,同样难逃悲剧性事件的围绕:在战场上接触到的新吉恩NEW TYPE少女璞露,以及璞露的克隆体璞露2(读作“璞露茨”),与捷多产生共鸣并消除敌意,但却又随之先后为保护捷多而丧生……在露的激励下,捷多终于从沮丧中摆脱出来,同时,露亦创下击毙新吉恩叛军首领格雷米的战绩。终于,在0089年1月17日,以奥古为核心的联邦军,向阿克西斯发动了最后的进攻。

战斗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为各自所相信的理想,信念而争个不休,同时进行着对决的捷多与哈曼,在一轮恶斗后,以哈曼·卡恩之死迎来了这场动乱的结束。

随着和平的曙光再次降临,捷多与露一起踏上了前往木星的旅途。对他们而言,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已经结束,新的生活正在前方招手。然而对于宇宙间多数平民百姓,真正的和平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呢?

制作人员

企画:SUNRISE

原案:矢立肇

原作:富野由悠季

总监督:富野由悠季

人物设定:北爪宏幸

美术:池田繁美

机械设定:伸童舍、明贵美加

机械设定协力:小林诚、出渊裕

设定协力:安彦良和、大河原邦男、藤田一己

总作画监督:内田顺久

摄影监督:斉藤秋男

音乐:三枝成章

音响监督:藤野贞义

音响制作:千田启子

制片人:神谷寿一(名古屋电视台)、稲垣光繁(创通Agency)、内田健二(日本SUNRISE)

制作:名古屋电视台、创通Agency、SUNRISE[2]

演员表

日本

捷多:矢尾一树

布莱德·诺亚:铃置洋孝

哈曼·卡恩:榊原良子

露:松井菜樱子

普露:本多知惠子

普露兹:本多知惠子

莉娜:冈本麻弥

伊诺:菊池正美

比查:广森信吾

蒙特:盐屋浩三

艾尔:原ぇりこ

潘帕:立木文彦

玛修曼·塞罗:堀内贤雄

兰斯:目黑光祐

尼恩:岛田敏

哥登:户谷公次

阿里亚斯:大泷进矢

拉坎:大林隆之介

格雷米:柏仓つとむ

伊莉娅:佐胁君枝

雅森:大冢芳忠

小林隼人:铃木清信

卡缪:飞田展男

花:松冈ミュキ

阿姆罗:古谷彻

阿斯特那奇:广森信吾

艾玛莉:藤井佳代子

米莉:水谷优子

梅查:牛山茂

塞拉:井上瑶

西萨:高宫俊介

美妮瓦:伊藤美纪

香港

捷杜------郭志权

捷杜------冯锦堂

波蕾------曾佩仪

波蕾二世------黄丽芳

吕嘉------林元春

嘉美尤------苏强文

花园丽------梁少霞

阿科------林元春

马沙------黄健强

阿宝------冯锦堂

布拉杜船长------邓荣銾

马士文------魏惠文

古利明.托特------林国雄

基蒙------源家祥

姬娜------袁淑珍

露沙美------蔡惠萍

布朗少佐------林国雄

法斯古.奥蒙------梁耀昌

机体介绍

ZZ高达

MSZ-010 ZZ高达(ZZ GUNDAM)是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与奥古合作、根据“Z计划”衍生出来的MS,是一台具有强大火力的可分离、合体、变形的MS。另外,该机是阿纳海姆公司设计的第六台高达型MS,因此也有一个“θ高达”的代号。

ZZ高达

阿纳海姆公司当初设计ZZ高达时,是以使用尖端科技制造的Z高达为基础开发的(其中也包括了神秘的生物传感器),但也导入了RX-78-2高达所独创的核心调节器系统概念,使用了新型的核心战斗机FXA-07GB新核心战机,这使得ZZ高达成为拥有充分变形能力的机体。其可以变形为重型战斗轰炸机“G堡垒(G-Fortress)”,与MS形态相比,其巡航速度及巡航距离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同样的,G堡垒也可以分离成为核心顶机(上半身部件+核心战斗机)和核心底机(下半身部件+核心战斗机),这两部战机都能单独行动。但是,与Z高达的WR模式不同,该机的G堡垒并不能让ZZ高达拥有单机突入大气层的能力。

而ZZ高达的盾牌也与此前的高达型MS不同,并非是可选装备,而是固定在手臂上的。这个盾牌除了可以用作防御外,在大气层内飞行时,也能起到一个G堡垒和核心顶机的翅膀的作用,以增加流动性。

ZZ高达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那些使用超高能量的武器了,也为此拥有了一个能产生极高出力的反应堆来提供它们能量。其头部的特征武器高能MEGA粒子炮(High Mega Cannon)是一门一发就能消灭数架敌机的可怕武器,但同时也是一个用电大户,再加上2连装光束步枪、大型光束剑等武器,使得ZZ高达不得不经常在发射完这些武器后检查机体的剩余能量,如不够就得撤离战场补充能量,这就使ZZ高达的作战持续时间限定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使其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战斗。而这一点,也成为ZZ高达的致命缺点。其他武装方面,ZZ高达头部的火神炮系统也不同于以往,是一对60mm的双火神炮系统,也就是左右各两门共计四门。

此外,由于ZZ高达拥有复杂的核心战机系统以及变形机构,让机体的结构显得有些薄弱。这个问题在MSZ-010S强化型ZZ高达和FA-010S全装甲ZZ高达这两个增强版中得到了修正。

该机制造完成后便配备在阿伽玛号上,由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上的NEW TYPE少年捷多·亚西塔驾驶,在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的最后战斗中,在击破了哈曼·卡恩驾驶的AMX-004卡碧尼之后,被卷入第三殖民卫星的爆炸中而遭到大破,捷多则成功逃生。

机体型号

MSZ-010

中文名称

ZZ高达

机体代号

ダブルゼータガンダム

英文名称

ZZ GUNDAM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ZZ -

机体类型

泛用试作型可变MS

制造商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所属

奥古

初次配备

U.C.0088

机师名称

捷多·亚西塔---

机师图片

收起

内部环境

最新的全景屏幕和线性坐椅技术结合进先前尚未完美的核心调节器系统中所制造出来的“FXA-07GB新核心战斗机”作为机体的驾驶舱兼脱出装置。“FXA-07GB”可以在G堡垒模式和核心顶机模式中使用2连装光束步枪来武装自己

尺寸

MS形态:头顶高19.86米,全高22.11米。G堡垒形态:全长30.13米,翼展18.52米。核心顶机形态:全长19.91米,翼展18.52米。核心底机形态:全长22.06米,翼展15.93米

本体重量

-

全备重量

MS形态和G堡垒形态:本体重量32.7吨,全备重量68.4吨;核心顶机形态:全备重量30.9吨;核心底机形态:全备重量49.1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发动机功率

7340KW

推进力

2×21700KG+4×14400KG=101000KG(MS模式下);2×21700KG+4×14400KG+2×17300KG+2×16300KG=168200KG(G堡垒模式下);2×21700KG+4×14400KG+2×17300KG=135600KG(核心底机形态下);2×16300KG+4×5240KG=53560KG(核心顶机形态下);姿势制御喷嘴数:32

加速度

1.48G(MS模式下);2.46G(G堡垒模式下);1.73G(核心顶机形态下);2.76G(核心底机形态下)

装备及设计特征

头部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16200米;生物传感器系统;可分离变形机构,G堡垒形态可分离为核心顶机和核心底机

固定武装

大型光束军刀×2,额定输出功率1.1MW,收藏在背部充电背包中,仅用于MS形态;2连装光束炮(由2把光束军刀组合而来)×1,额定输出功率20MW,仅用于G堡垒及核心底机形态;21连装导弹发射器×2,安装在背部,仅用于MS、G堡垒及核心底机形态;大型高能MEGA粒子炮,额定输出功率50MW,安装在头部,仅用于MS形态;60mm火神炮×2,各备弹400发,安装在头部两侧,仅用于MS形态;导弹×2,安装在“FXA-07GB新核心战斗机”中,仅用于核心底机

选用手部武器

2连装光束步枪,额定输出功率21.2MW(2×10.6MW),既能由MS形态手持,也能装备在核心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