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世界注视调查报告,史汀生演说引起重大影响,国联中人已发生深刻印象

【本社十日上海专电】 路透伦敦电,此间现已注意调查团将提报告书,及日内瓦关于此书之辩论。此间人士,皆以为南京政府之辞职,由于巩固中国内阁,以应付国联重要辩论时大局之中心。《每日捷报》美京访员电称,调查团责日故意造成东省战争,美国务卿为非战公约辩护之言论发表,适当其时,庶在报告书公布前,使美舆情有从容时间,以拥护非战公约云。工党机关每日随报社评论,谓日内瓦国联开会时,将有一派以有日解脱为主要旨趣,今春各小国,曾与此派奋斗云。

【哈瓦斯纽约九日电】 《巴尔的摩太阳报》驻华盛顿访员,为文论调查团报告事,略谓李顿调查团,将来向日内瓦提出报告时,国联会之所以自处,不外两途,即行动,或自行宣告无能力是也。该访员自谓,国务院已深知调查团之报告书,于日本不利。渠又闻国务卿左右云,史汀生日昨之宣言,有两层用意:第一,史氏演说时所以提及白里安凯洛克非战条约,而点明战争之为非法者,其意盖欲鼓励日内瓦方面反对日本之团体,使其对于调查团报告书之结论,采取坚决之态度,此其一。至第二层用意,则因有人深恐美国不参加国联会行动,对于被认为侵略之国家,或不愿采取一致封锁手段,因而使保障和平方法,被其阻挠。史氏之宣言,盖欲对抱此种思想之人,予以安慰也。

【国民新闻社九日日内瓦电】 昨日美国务卿史汀在纽约向外交委员会之演说,已使国联中人发生深刻印象,以为史氏之述及非战公约,意在请将该公约引用于中日争执。照目前形式,国联大会,今后对付远东事实,颇有采用所谓“史汀生主义”之可能。(按史汀生主义即不承认武力变更领土)

【中央社东京十日路透电】 日政界中人,对于史汀生之演说,表示不满,谓史所发言论,不啻指责日本为侵略国,恐将激动日本舆情,而徒引起与史氏所冀望者相反之结果。外务省负责人称,如史氏所作之言论,将使日本政府更难驭制舆情。故关于中国事件第三者所应郑重注意者,即应避免任何足使时局较趋严重之举动或言论。日本坚持中国与苏俄间,应有一缓冲国。至于承认满洲之时期,当视李顿报告如何而决定云。日本报纸对史之演说,一律表示愤懑,日本政府拟待驻美日大使报告到日后,决定应否提出抗议。

【哈瓦斯社纽约九日电】 国务卿史汀生对外交委员会演说,其主要旨趣为“白里安凯洛克非战条约所表示之举世希望和平心理,应以舆论之制裁为后盾,其签字各国,如见该约有受侵犯之威胁时,有互相协助之必要”。史汀生将该约签订时,以至一九三二年中日满洲事件发生时止,三年间和平情形,叙述一过。史氏之演说之主要点,大致如下:“舆论为所有国际关系之制裁,其平时有效与否全视各民族是否确欲使之生效以为断。如各民族欲其生效,则舆论之力,势不可当。凡国家之呼吁于舆论者,如欲收效,必于呼吁之后,继以各国家之互相讨论,互相咨询而后可。”欧战以来组织国际和平之事实,层出不穷,转瞬均已过去,史氏又将其种种经过,略予叙述,并谓自有国际法之始,以至欧战时为止,国际关系之基础上,不能脱离战争之可能性。白里安凯洛克条约之订立,实为人类思想之革命。此项条约,并非仅为表示诚意之宣言,乃为一种有拘束力之条约。除正当防卫以外,不准从事战争。条约拘束,乃应有之意义,彼尽有之矣。史氏最后又谓,美国极信该条约之价值,故愿诚意维持之。

《中央日报》1932年8月11日第一张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