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社评:调查团之建议

国联调查团之报告书尚未提出,对于东省问题之解决方案,自亦正在拟议之中,为图谋建议案能为中日双方所接受,必于事前一再慎审,预为取得双方默示之同意,本报社论前已论及。乃昨日报载据日方传出消息,调查团赴日与内田外相会晤时,曾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东省纠纷,日方主张如召开国际会议,则东省叛逆组织亦应派员参加。同时报载吾国某外交当局之意见,谓调查团如有此项建议,原则上并不反对,但准许叛逆组织,推派代表参加,则誓不承认云云。调查团果拟提出此项方案者,此时必先刺探中日双方之意见,并且观测舆论之向背。而吾人所首应发问者,即此项国际会议由何等方式以召集之?其在国联规约上有何根据?参加会议之国家,除中日以外尚有何国?国联盟员国均可参加乎?则何异于召开一国联大会?限于九国公约之签约国乎?又何待于国联调查团之建议?且涉及之范围由中日两国扩充至九国,其建议案敢保有效乎?凡此种种问题,非但政府当局应该慎重考虑,即吾舆论方面,亦不能轻轻放过。

国际交涉,由两国互派使节,仅只解决两国之外交问题,进而召开会议,集若干国家代表于一堂,以解决若干国家之公同问题,再由国际会议进而为有组织的国际联盟,此乃国际交涉史上之三个进步的阶段。限于两国之外交问题,自应由两国谈判交涉,所以国际交涉之原始阶段,自有其个性存在。然而国际交涉之原始阶段,自有其个性存在。然而国际联盟比较国际会议,确是充实具体而有力量。第一,国联是常设机关,其本身具有继续性。第二,国联包括世界最大多数之国家,第个国家对于国联享有权利,同时负有义务。第三,国联具有宪章,其处理任何国际纠纷,皆有足资遵守之规律。此数事者,皆非国际会议所能具备。

自国际联盟接受东省事件以来,已十阅月,调查团出发亦将半载。中国忍辱含怨,对于国联信任遵从,始终不渝。调查团到华之后,吾政府其未提出坚决之要求,而日本方面确一再向调查团作强硬无理之表示。吾人原以调查团隐忍日本之种种蛮横言论,例如日前荒木陆相之谬论,及此次主张叛逆组织派员出席于拟议中之国际会议,乃以君子态度暂时容纳,似无故意放纵之嫌。但调查团之最终武器,为报告书,为建议案,日本虽屡作蛮无理性之表示,苟不能支配调查团之事实的调查,及公平的建议,自无损于调查团之尊严。而今调查团竟拟建议召开国际会议以解决东省之纠纷,是不啻将整个问题,移转于临时聚集之国际团体,是不啻放弃国联之职责。调查团以往对于日方蛮横主张,一再缄默,截至此时已证明毫无意义。其屈服于日本之强硬要求耶,抑有竟促成此等局势耶?

除日本以外,其对于中国无特别之利害冲突者,要皆希望东省问题之公正解决,此乃人情之常。国际联盟虽属政治团体,自不便过于迁就强权而昧于公理。况调查团受命于国际联盟,而国际联盟既有宪章之依据,复有四十余盟员国作后盾。调查团又何必踌躇畏缩,不预备提出正当之报告书与建议案,而以国际会议为其替身耶?如曰国联无维持正义之实力,初则为何接受此案。且召开特别大会之时,许多小国代表提议援用规约第十六条以裁制日本,始终不获实现,而调查团对于日本侵略中国领土之如此重大案件,亦竟以十六条之明白规定若无其事者,此吾人对于国联认为极端遗憾之一点。果国联因不能依据规约以解决东省纠纷而诿诸国际会议者,则参加国际会议之国家,岂能逃出国联盟员国以外之国家,各国既不能利用有组织之国联以解决东省纠纷,岂利用无组织之国际会议所可胜任。或曰国际会议不受国联规约之拘束,可以另寻途径以解决之。所谓另寻途径,亦必须吻合规约之规定,非然者国联规约即等于消灭。况迁就强权不顾公理之议决案,又断乎非中国所接受者也。

吾国既尊重国联,对于国联之拟议或建议,自非损害吾国国权,暂不表示反对,此吾政府当局之苦衷,实可原谅。至于提议中之国际会议,果尔实现,绝无准许叛逆组织派员出席之理,倘准其派员出席,则国联调查团之派遣即毫无意义,而国际会议更无召集之必要。盖日本所急切期求者即列强逐渐承认叛逆组织,于国际会议时叛逆代表如能以出席,即可借此取得各国之间接承认。刚果国之独立,即由一八八五年柏林会议时获得各国之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孟得尼格罗由一八七八年时之柏林会议取得各国之承认,国际间此等例证,不一而足。日本请求一国承认叛逆组织尚不可得,今乃借叛逆派员出席国际会议之方法以取得若干国之承认,日本此着倘能告成,即无异乎列强已经承认东三省属于日本,此吾人所应特别注意者也。

总之,日本侵占东三省,绝不能认为是已成的事实,日本所亟亟图谋者在如何获得其侵占之法律的保障,吾人目前所期待者为国联之解决方案,国联不应忘及者日本侵占东三省毫无事实上及公理上之任何根据,借曰中国对日未履行不平等条约之规定,则尽可以外交手续解决之,亦断无进兵抢地之理。吾人最低限度之要求,即由日本解散叛逆组织,交还关外领土。国联如有解决此问题之决心,亦应严遵此两项原则,如交由国际会议解决,尤断不能离开此两项原则。此两项原则者,非惟九国公约及国联规约所昭示,亦人类正义将来存殁之试金石,倘国联调查团屈服于暴日之蛮横,有意以国际会议为推诿手段,以致损害中国领土之完整或主权之存在,则吾政府应准备提严重之反对,吾全国应准备下最后之决心。

《中央日报》1932年7月19日第一张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