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优势的再认识

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发出感叹:“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人才真的“难得”吗?现实情况是:管理者一方面感叹人才难得,一方面又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有意无意地予以忽略。结果是,现有的人才纷纷离去,需要成长的人才又无法成长。优势导向管理理论认为,不能识别和珍惜人才的管理者,即使得到了人才,也无法发挥人才的作用,更不要说任用好人才。所以,人才难得并不是问题,如何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才是问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曾说:“对缺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干脆两只眼都闭上了;只有我想睁开的时候,我才会睁开,而且是两只眼都睁开了!”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所谓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就是了解和掌握员工的优势,在工作中要尽量发挥员工的工作特长,并将其合理地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工作,做到人尽其才。

发现员工的优势,没有正确的优势观是无法做到的。那么,到底何为优势?“优势”在百度词库中的解释很简单,即泛指在某些方面超过同类的形势。它的反义词是“劣势”。在现实生活中,“优势”一词的用途非常广泛,大到超越同类的形势,小到超越自己的小进步,都统称为优势。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一点进步,你就有了一点优势。哪怕这一点优势与别人的优势无法相比,哪怕这一点优势对别人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优势,但只要与自己相比有了进步,就可以将其看成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