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徽州(第2版)
- 《亲历者》编辑部编著
- 4513字
- 2025-02-18 02:01:28
徽州建筑 鉴赏篇

徽州民居
徽州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民居四面为白粉墙,鳞次栉比的散落在山麓中,就像一幅浓墨的山水画。
墙壁
不承重,是做装饰的幕墙。幕墙主要是起围护的作用,如幕布一样挂上去,又称“帷幕墙”。

天井
正堂、厢房、下房合围成一个“口”字形,称为“天井”。屋坡上的水都流入天井,称为“四水归堂”,寓意四方财源都滚滚流入家里。
马头墙
既能防止火灾向其他建筑蔓延,又能防止盗贼转移,也变成了装饰建筑的一种方法。



木雕
木板能阻止热量又不会挡住光线,精细的木板又有装饰作用。

坡形屋顶
有利于将雨水收集起来,使之流入池塘。

木柱
比砖瓦更能抵御地震。
高窗棂
使房屋免遭土匪袭击。

牌楼门
精心建造的牌楼是用石头而不是木材制成的,因为石头结实不易破。

池塘
能使房子凉爽,并起到装饰作用。
徽州民居布局通常是坐北朝南,多为一明两暗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楼上一般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设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民居的入口门框多用青石砖砌成,给人以幽静安闲之感。
徽州祠堂
祠堂始于明代中期嘉靖之前,在徽州建筑中,祠堂的美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从祠堂建筑的规模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聚族而居、尊祖敬宗、崇尚孝道是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因此祠堂在宗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门楼
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第次”。越是富贵和有权势人家的门楼越是讲究,祠堂的门楼一般都异常富丽堂皇。

廊庑
是堂下四周的廊屋。廊无壁,仅作通道;庑则有壁,可以住人。祠堂的廊庑平时走人,宗族活动时时摆放座椅供人坐。

仪门
也是祠堂的一进,门上贴有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是为了避邪。



享堂
是第二进,是宗族长老们议事的地方。也是宗族死者亲属祭祀先人和长期守孝居住的地方,通常守孝要在这里居住三年之久。

寝堂
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

天井
功能在于通风和采光。
徽州祠堂建筑有两大类:一类是宗祠,一类是支祠。宗祠是指某一姓氏后裔子孙为祭祀一世祖所建的祠堂为宗祠。支祠是指宗祠下属某一支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祠堂的格局一般很大,里面房间众多,布局严谨,内部雕刻精美,反映了旧时宗法制度在徽州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徽州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存的古建筑,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现存宋代以来的古牌坊有一百一十余座。牌坊种类很多,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大致可分为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徽州牌坊建筑奇巧,式样各异。从建筑风格上看,有冲天柱式,也有门楼式,有“一”字形排开,也有“口”字形合抱;有两柱、四柱的,也有八柱的。从建筑材料上看,有砖、木的,也有石质的。
正楼
也就是主楼,又叫“明间”。

字匾
牌坊的坊名、牌坊的主人、立坊缘由都刻在上面,显示一座牌坊的意义。牌匾上的题字集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体,是整个牌坊的视觉形象中心。有的牌坊会有多处匾额。

夹柱石
一般置于立柱最底部的前后位置,支撑、加强柱子的坚固性,使其不易倒塌,有曲线形、抱鼓石和石狮等不同形式。
雀替
在坊与立柱连接交叉的部位,有防止因横梁过度承重断裂的作用,因其像张开的翅膀,同时替坊承载一定的负重,称为雀替,起到加固和装饰作用。
枋
是牌坊的横向大构件,它连接立柱并与立柱共同承受牌坊上的雕饰及有楼的牌坊顶。


楼
在牌坊的上部,一般有楼顶,主要有悬山式、歇山式和庑殿顶的形式。有的屋楼上会雕刻有吻兽做装饰。
立柱
是支撑牌坊的竖向柱子,有圆有方,结构简洁,偶饰以简单的纹样。
次楼
位于牌坊的次间上。

斗拱
通常作为楼顶与柱坊的过渡构件而存在,呈层层出跳的弓形,以左右对称形式出现在牌坊顶部,有保持整体稳定和装饰美化的功用。
牌础
包括地面和地下两部分,起稳定牌坊的作用。地面部分称为基座。
汉代建筑鉴赏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水平产生显著的进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十分宏伟华丽。
台基
汉代建筑部分厅堂和楼阁都有较高的台基,在立面上通常分三段式划分,包括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多为夯土夯实,外包花纹砖。高台建筑台基很高,西汉早年有几十米高的,以后逐渐降低。
屋顶
汉代建筑屋面的高度很小,坡度平缓;屋面多直坡而下,很少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头);檐口、脊多是直线,很少看到曲脊和起翘的例子。
色彩
在色彩方面,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传统并加以发展,如宫殿的柱涂丹色;斗拱、梁架、天花施彩绘;墙壁界以青紫或绘以壁画;官署则用黄色。西汉建筑的色彩多是红黑配。
对称
汉代开始运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对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以及院落空间的组合进行布局,这种手法一直被其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阙
汉代重要建筑入口前均设“阙”——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汉代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建筑、园林及陵墓建筑中,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

画像石
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画像石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

斗拱
斗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形制尚未确定,种类十分繁多,千姿百态。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

唐代建筑鉴赏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建筑的营造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其宫殿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佛塔作为砖石建筑的代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的代表有唐长安城、大雁塔、小雁塔、南禅寺、佛光寺等。
窗户
以直线或直棂为主,并无复杂的纹样,不能开启,呈现出朴实和气魄宏大的特色。

简单而粗犷的鸱吻
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其风格简单粗犷,明清时期采用兽吻的形式,且比较秀丽繁复。

屋檐平缓
唐代建筑屋面坡度比汉代略曲,比明清则更加舒展平远。
结构简单
唐代木构建筑整体上一眼看上去的特点是简单大方,朴实无华。
斗拱硕大,出檐深远
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柱子较粗
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莲花柱础
唐代柱础多用莲花柱础,比较矮平。


色调简洁明快
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黄色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

唐代壁画
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唐代彩塑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其中,佛教人物塑像33尊。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33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

宋代建筑鉴赏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模一般比唐朝小,建筑风格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丽轻柔,建筑方式日趋系统化与模块化,出现了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圣母殿就是中国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装饰
与汉、唐的建筑色彩的简单风格不同,宋代建筑,木架部分开始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绘,非常炫目。宋代装饰纹样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气魄远逊于唐。
屋顶
宋代建筑,屋顶不像唐代屋顶曲线比较平缓,风格浑厚,而是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角柱生起
“生起”意为建筑物檐柱的柱高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副阶周匝
殿身四周设有回廊,是《营造法式》所谓“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的实例。
桥
宋代是中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桥梁长度是空前的,而且造桥技术日臻完善。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柱子
宋朝时候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减少部分内柱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的方法)。圣母殿柱子上有蜿蜒欲动的飞龙,称蟠龙柱,豪放健美。

整体风格
宋代建筑规模一般比唐朝小,建筑风格也不如唐代雄浑,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注重装饰,绚烂而富于变化。
门窗
与唐代多采用板门与直棂窗不同,宋代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门窗格子除方格外还有球文、古钱文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

室内
在室内布置上,唐代以前的室内空间分隔主要依靠织物来完成,宋代则主要采用木装修。宋代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因垂足坐而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
宋代彩塑
宋代彩塑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圣母殿内有宋代侍女塑像共44尊,她们个个眉目传神,栩栩如生,是宋代彩塑艺术中的杰作。


明代建筑鉴赏
明朝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
斗拱
由于明代宫殿、庙宇建筑的墙用砖砌,屋顶出檐就可以减小,斗拱的作用也相应减小,但是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所以失去了原来意义的斗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
琉璃
明代的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早期琉璃瓦用粘土制坯,明代琉璃瓦采用白泥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琉璃瓦以黄色为最高等级。
砖的使用
元代之前,虽有砖塔、砖墓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从明代开始采用砖墙。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如门窗、格扇、天花等都已基本定型。彩画以旋子彩画(一种在藻头内使用带卷涡纹的花瓣的彩画)为主要类型。房屋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


民居屋顶
随着明朝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民居建筑中硬山顶得以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而悬山顶有利于防雨,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明代家具
由于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东南亚地区所产的花梨、紫檀等优良木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热带硬木质地坚实、木纹美观、色泽光润,适宜制成各种精致的家具。
风水
风水术到明代达到极盛期,无论是民间村落、住宅、墓地、佛寺或者帝王陵墓,都受到风水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建筑选址上,影响尤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