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彼时,先皇微服出巡,不想遭奸人觊觎,险象环生。慌乱之中,误入一方幽僻山谷,迷失了方向。幸得一女子相救,那女子貌若天仙,肌肤胜雪,双眸犹如繁星闪烁,顾盼生情。她不仅容颜绝美,更有倾国武功。先皇与她相识相知,情愫暗生,而后带回东陵。

先皇对她宠爱有加,在这皇宫深深、尔虞我诈之地,犹如春日暖阳,独独照拂于她。不久后,女子诞下煜儿。然宫闱之中,危机四伏,先皇常年征战在外,那些暗中觊觎之人,便将算盘打在了她的身上。

女子深知自己身处险境,却放不下年幼的煜儿。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她带着煜儿仓皇出宫。可敌人早已埋伏在侧,一路紧追不舍。她虽武艺高强,然毕竟带着幼子,终究寡不敌众,被逼至悬崖之畔。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她望着怀中瑟瑟发抖的煜儿,心下一横,决然与追兵一同坠入万丈深渊。

先皇得信火急赶回,却只看到一地的血腥,女子香消玉殒,留下尚在襁褓中的煜儿。自那日后,煜儿便一病不起,醒来之后,脑海中仿若被清空了一般,什么都不再记得。

皇帝忆起往事,满是心疼:“当时煜儿伤势过重,父皇遍寻名医,才勉强留住他一条小命。醒来之后,便失了忆,这也难怪父皇对他愈发疼惜,总是叮嘱我们要让着他。”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你父皇临终之时,最放不下的就是他。若不是那些旧事,这皇位,或许就是他的。”皇帝忙应道:“是啊,父皇再三叮嘱,不论五弟日后做何事,都要我好生护着。”

太皇太后幽幽一叹:“你父皇传位于你,也是深知你这性子,是真心疼惜煜儿之人。若传位于旁人,只怕煜儿不会有今日。”皇帝面露难色:“可是这……”太皇太后平静地看着他:“你可是想问,这些与今日之事有何干系?”

皇帝默默点头,太皇太后接着道:“他能知晓那些过往,我虽知悉一切,却未曾阻止,致使他痛失生母。”皇帝满脸震惊:“当初的事,祖母……”太皇太后轻轻颔首。

皇帝苦笑一声:“或许,我如今能明白五弟为何如此了。”太皇太后问道:“那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皇帝面露为难之色:“我……我……”太皇太后正色道:“莫要忘了,你是皇帝,其次才是他的兄长。此事关乎社稷安危,不可掉以轻心。”

皇帝垂首,应道:“孙儿明白。”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哀家累了,你退下吧。”言罢,缓缓闭上了双眼。

皇帝如梦初醒,脚步踉跄地离去,不知自己是如何回到宫中的。皇后听闻太皇太后已醒,皇帝也从太皇太后处归来,本想前去探问究竟,却听侍卫言道皇帝下了禁令,不许任何人打扰。皇后无奈,只得回宫。

这一夜,皇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诸多思绪在脑海中翻涌。次日,上朝之际,众人皆已得知传言,都说煜王暗害太皇太后未遂,纷纷要求皇帝严惩。

皇帝却将此事压下:“此事重大,朕定会派人彻查,定给诸位一个交代。”退朝后,皇帝怒不可遏,在书房咆哮道:“朕让你们封锁消息,怎还会传了出去?”侍卫跪地答道:“属下已查明,是有人故意为之,只是尚未查出是何人主使。”

皇帝气得将桌案拍得震天响:“朕白养你们这群饭桶,还不速速去查,将那造谣生事之人一并抓获。”侍卫应道:“是。”

彼时,四王爷司空乐闻得此讯,心中满是惊讶。往昔他便怀疑五弟已恢复了记忆,却不想他竟敢做出如此惊天之举,心中暗暗佩服他的胆识。

二王爷远在边疆,尚未得知此事。而皇宫之内,皇帝处理完朝政,便来到司空煜的牢房前。

司空煜微微抬头,已看到皇帝前来,开口道:“听说祖母醒了,想必皇兄已知晓了吧?”皇帝缓缓走近,问道:“五弟,你真恢复了记忆?”司空煜淡然一笑,未置可否。皇帝又道:“那件事已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年祖母一直对你关怀备至,你为何……”司空煜自嘲地笑了笑:“关怀备至?不过是她心中有愧罢了。她深知,若我恢复,定会为我母妃讨公道。若不是她当年的决定,我母妃不会早逝,我也无需承受那蚀骨之痛。”

皇帝心中一阵绞痛,忙劝道:“五弟,此乃往昔之事,莫要再提了。”司空煜苦笑道:“皇兄,你可知,我每月都要承受那痛彻心扉的感觉,这是何等的煎熬。”

皇帝心中愧疚,道:“五弟,是朕疏忽了。”司空煜神色平静:“此事乃我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皇兄若还念在兄弟之情,就莫要牵连无辜之人,只处置我一人便好。”

皇帝皱着眉头,缓缓道:“你这可着实是在给朕出难题呐。”司空煜赶忙躬身,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身为万乘之尊,当以国事为重。陛下试想,此事若处置失当,那些朝臣定是不会应允的。”

皇帝的脸上满是纠结之色,那龙椅之上仿佛有千钧之重。他心中天人交战,一边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情,一边是不容亵渎的国法。这国法犹如高悬之剑,冷峻而威严;而这亲情恰似涓涓细流,长润心田。若偏向亲情,那些朝中大臣必定会搬出国法来大做文章,届时朕纵是贵为天子,怕也难以服众。可若是执意遵循国法,自己疼爱多年的弟弟啊,真的就要如此严惩,直至取他性命吗?每念及此,皇帝只觉这宫廷之内,仿若被一张无形之网紧紧束缚,动弹不得。

皇帝失魂落魄地回至自己的宫中,此事仿若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令他头疼欲裂,只觉仿若置身于茫茫迷雾之中,不知何去何从,实在难以决断。

司空煜深知自己这位皇兄生性纯善,心慈手软,断不会轻易下手。可他身为一国之君,若真对这等事情视而不见,长此以往,这江山社稷怕是要陷入风雨飘摇之境。思及此处,司空煜无奈苦笑,看来这恶人终究是要自己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