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经济

陕西省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现在工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在西北地区发展很快,形成了国防工业、航天工业、煤炭工业、纺织工业等为主的经济格局。在交通方向,以西安为中心,陆路和航空运输皆很方便。地上、地下的文物使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成为省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农业] 陕西全省现有耕地6000万亩左右,大致为陕北一年一熟、关中两年三熟、汉中一年两熟。水稻种植面积陕南最多,占全省80%以上。秦巴山地以玉米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以谷子、糜子为当地名产。渭河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灌溉发达,是中国著名麦棉产区,耕作精细,占全省粮食产量的40%,小麦、棉花产量占90%。耕畜“秦川牛”、“关中驴”等优良畜种闻名全国,现成为中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经济作物以胡麻最为重要,烟草、甜菜也有较大发展。

[工业] 陕西煤田开发以铜川、榆林为中心,铁、锰、铜、铝、钼、铅、锌、金、磷、石油、石灰石、石墨、石膏、天然碱、耐火碱、耐火黏土等储量也相当丰富,大部分得到了开发,新建和扩建了电力、石油、钢铁、机械、仪表、水泥、化肥、造纸、钟表、塑料、搪瓷、纺织、印染等工业,特别是机械、燃料、化工、纺织等在中国占重要地位。西安、宝鸡、咸阳、铜川为陕西主要的工业中心。近几年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交通发展一日千里。在秦巴南部山地河谷间兴建了襄渝、宝成、阳安等铁路,天水—宝鸡、宝鸡—成都、阳平关—安康、安康—襄樊各段路线已实现电气化。公路网络遍布城乡,实现县县通公路的公路网,已达9万余千米。水运仅以汉水为主,可通行木船。航空以西安为中心,通往北京、乌鲁木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