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赤溪村卷:“全国扶贫第一村”的脱贫实践
更新时间:2025-04-07 18:15:26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畲族行政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它(赤溪村)的历程是我们全国扶贫的一个历程,我们要很好地总结,而且要不断地向全面建成小康继续努力”。本书通过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细致描述赤溪村扶贫脱贫概况,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赤溪村在习近平同志倡导下的扶贫经验做法,对赤溪村长效常态的扶贫体制机制进行总结。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超过1801.55万辆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以大数据挖掘为基础手段,从应用场景出发,针对私人乘用车、网约车、出租车、共享租赁车、物流车、公交客车、重型货车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涵盖了车辆推广成果、车辆技术进步、车辆上线率特征、车辆运行特征、车辆充电特征、故障与安全等研究内容。相较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的研究内容,本年度新增汽车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经济18.6万字
- 会员本书从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评价攀西地区乡村振兴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康养小镇建设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攀西地区产业振兴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产业振兴合理的发展路径。首先,分析攀西地区产业振兴面临的困难。全面分析当前阶段造成攀西地区产业振兴的困难之处。从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转化动力、人力资源供给、社会发育程度低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经济10.4万字
- 会员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新发现民间契约文书,论述清代以来贵州清水江流域农村地区的土地典交易,分别讨论了典交易的基本概念,典和当、活卖等土地交易形式的异同,典制度产生的原因,典契的基本要素,典交易的基本过程、发生原因,典产的处置机制、回赎率及“出典回佃”式典交易等问题。经济16.4万字
- 会员本书上篇为5G产业投资实务篇:首先分析5G产业的整体情况,包括行业内涵及特征,行业外部环境分析;进而从行业发展周期、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细分子行业、区域分布等角度系统剖析了行业运行状况;并结合行业运行、投融资情况,介绍5G产业中的投资机会和相关重点企业,指出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本书下篇为5G产业投资案例篇:将对5G相关的上市公司进行梳理,通过案例解析的形式,以增强读者对5G产业的微观了解经济12.8万字
- 会员乡土民居是历史上民间自发形成的建筑,是乡村民间生活、乡土精神的物质载体。宜宾位于川南地区,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乡土民居建筑,是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书对宜宾乡土民居建筑开展系统的调查、分类与评价,以图文形式反映宜宾乡土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围绕宜宾乡土民居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以动态发展眼光探讨乡土民居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路以及经济9万字
- 会员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西南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和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培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组织教师和博士生,在德阳市中江县、成都市温江区、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自贡市沿滩区、巴中市通江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展蹲点调研,形成系列调研报告。本书总结四川省典型区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济15.3万字
- 会员数字化时代引发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变革—没有及时转型的传统企业可能被淘汰,一些新企业乘着数字化浪潮,获得迅猛发展。为了应对这场大变革,所有想“活”下来的企业都应该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能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本书能帮助企业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并经济9.5万字
- 会员《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案例》一书由导读和战略规划:全面推进顶层设计;保障供给:筑牢农业安全基石;科技强农:聚力现代农业支撑;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打造强劲乡村经济;美丽乡村:坚持生态宜居道路;创新驱动: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人才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八章组成。本书图文并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等解读重要知识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介绍和实操指引,便于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经济10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宏观的理论逻辑分析和微观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情况调研,聚焦乡村振兴中坚持农牧民主体存在的现实困境,重构显化农牧民主体地位的机制,探寻实现农牧民主体地位的有效路径。本书从7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呈现研究背景、学术史梳理、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着力于对农牧民主体地位问题进行理论认知和现实基础。第三、四部分对民族地区农牧民主体地位进行实然分析。第五部分在实然分析基础上,通过比较借经济1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