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鲁迅作品:他和他的觉醒年代)在线阅读

彷徨(鲁迅作品:他和他的觉醒年代)

鲁迅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文学名家作品7.4万字

更新时间:2024-03-26 17:02:16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彷徨》收录鲁迅所作小说11篇。首版于1926年。篇目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鲁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尤以散文创作享誉中外。无论柴米油盐,抑或风花雪月,皆出胸臆,自然流露,文笔清雅简洁,含哲理而蕴幽默。《淡品人生》一书遴选其作品《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随笔》《雅舍遗珠》的作品集中的经典名篇,重新编排,全面反映梁实秋散文的突出风格,展现其机智闪烁、谐趣横生、文白相济的文字风格,表现其笑对人生、享受生活、自娱自乐的生活哲理。
    梁实秋文学13.7万字
  • 会员
    《养猫记》一书收入了季羡林写动物、植物以及雨雾自然现象等的散文,其中包含名篇《夹竹桃》《马缨花》《清塘荷韵》等。通过季老生动的笔触,可以看到季老与爱猫之间互动的细节,季老在家中老狗身上所赋予的对母亲的深情与怀念,更可见丝瓜、荷花等所蕴含的奇妙且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季老笔下万物皆有灵,皆可入怀和入笔的细腻情怀。
    季羡林文学6.5万字
  • 会员
    《远行记》精选季羡林所写与旅游相关的经典散文作品,涵括国内、欧洲及亚洲诸多自然及人文风景胜地。在季老笔下,有敦煌壁画之精美、黄山之奇绝、蓬莱阁之缥缈、延边活鱼宴之动人心魄,更有德里、孟买、仰光等城市的异域风情,以及欧洲的独特味道。经由文字之眼,可与季老畅游世界,体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季羡林文学12.2万字
  • 会员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品,不仅继承了中华修身的传统,还结合了西方的教育观念,是一部百年经典的道德实践之书。主要收录他最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中学修身教科书》和《华工学校讲义》,并收录蔡元培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零散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和深切的关怀。
    蔡元培文学12.7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
    鲁迅文学17.3万字
  • 会员
    《忆着烟村旧风景》采用回忆的方式,以作者的童年、少年、耄耋三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向读者讲述了作者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百年乡情。
    季羡林文学12.4万字
  • 会员
    《读书与写作》收入了季羡林关于读书、写作两个话题的经典文章,读书篇部分通过季老对开卷有益的阐述,对丢书之深恶痛疾,对精华与糟粕之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体现季老对书的偏爱之情以及对阅读的推崇。写作篇部分则收录了季老关于写作的独特见地,包括文章的题目、结构、风格等,其对散文写作的阐述,尤其值得借鉴与参考。
    季羡林文学6.8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
    鲁迅文学13.2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
    鲁迅文学15.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名家作品12.7万字
  • 会员
    张中行的散文创作开始于80年代初。其时作者已经进入古稀之年,《负喧琐话》《负喧续话》《负暄三话》以及《流年碎影》等一批忆旧的随笔集的陆续推出,让读者认识了这位学术功底深厚、人文知识广博的文化老人。“负暄”系列散文以“诗”与“史”的笔法,传达一种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对笔下各种人与事的知识和“掌故”都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而且评点人事都透出理趣和淡雅的品位。本书精选张中行散文57篇,包括忆旧名篇“红楼
    张中行名家作品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