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特色资源开发与推广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特色资源开发与推广研究

孙芳敏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区域经济13万字

更新时间:2024-05-21 15:34:34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鄂东大别山区域主要是指环大别山山脉南麓的鄂东地区,是鄂东境内的大别山山脉及其在鄂东的延伸部分。这里旅游景点众多,旅游文化深厚,基于鄂东大别山乡村振兴发展的旅游文化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实施鄂东大别山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从经济与文化的视角,运用英语语言文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分析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景点及旅游文化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对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景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同时对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景点及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同时对于提升鄂东大别山区域旅游景点的国际化交流水平亦具有重要作用。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芳敏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珠海潮》是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管、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份内刊,立足珠海、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秉持开放创新的办刊宗旨,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站在学术理论前沿,从多学科专业性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践中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旨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智库,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
    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经济14.2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调研,走访调查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的广东、广西11个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理论以及调研数据成果,探究珠江—西江经济带驱动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等内容,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丰富的理论,为东部、西部协调发展建立典型示范,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
    蒋团标 廉超 张海丰等经济20.1万字
  • 会员
    本书对长江经济带东、中、西3大板块、11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对策思路进行专题探讨,同时,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湖南位势与对策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湘江流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总体评价;选取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的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流域综合治理、湖区湿地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产业扶贫等层面,对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
    谢瑾岚 罗黎平 杨顺顺 刘敏等经济15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河南省当下及未来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投资、居民消费、对外贸易、物价等经济社会发展若干基本面指标单独展开数据分析研究;其次,针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各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最后,聚焦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绿色经济以及产业集聚区三个板块的专题研究,针对其当下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王春晖 郑秀峰 郝鹏等经济3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投资、资本存量、进出口和就业等角度研究了广州市改革开放4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本书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将广州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划分为供给约束型经济(短缺经济)和需求约束型经济(订单经济)两个时期,在不同前提下,归纳了广州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逻辑机制。在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短期与长期界定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理论创新尝试。本书首次估算了广州市40年的资本存量,为深入研究广州经济
    刘巍经济9.3万字
  • 会员
    《贵州行思录》是一位经济学博士的实地考察所见所感,对贵州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描述很真切,对风情文化的体验很具体,很好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探索文化于经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经济学与散文的一个有机结合,经济中见人文,人文中看经济,书中提炼的思想丰富且有普遍性的启示作用,对了解贵州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郑艾林经济15.7万字
  • 《小县大城》基于作者团队历时五年的实地调研,系统解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独特的城镇化路径——小县大城,即空间体量较小,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通过独具特色的产业政策形成高水平的发展路径。该研究从福建德化县等多个典型县域出发,详细揭示了这一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逻辑,并在以下两个关键维度上总结了其实践创新:1.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机制在这一模式中,政府通过精准施策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与市场在资源配置
    周立 罗建章经济14.3万字
  • 会员
    本书紧紧围绕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这一主题,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测算了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以北京市中关村为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人才政策对人力资本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机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路径。全书较好地兼顾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使研究成果更加丰富、饱满,更具逻辑性和思考性
    连俊华经济13.5万字
  • 会员
    本书针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梳理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总结生态福建十九年来的创新做法与实践经验、探讨福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为建设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有机统一的美丽新福建贡献力量。
    罗金华等编著经济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