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闻乐观风(漫说文化丛书·续编)
更新时间:2023-12-13 17:44:26 最新章节:编辑凡例
书籍简介
这本音乐随笔集,首先以“声音与时代”开篇,算是这本小书的“纲目”。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乐,有识之士往往能在音符与歌词之间窥见时代的脉动。第二辑里,我们只是给出了音乐与人的浮光掠影。相信在这万千世界之中,音乐与人的故事应该是随时随地在发生。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雪泥鸿爪之中见到音乐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种种安慰。第三辑中的文章,除了古琴之外,零散点缀了四篇文学家——汪曾祺、刘心武、贾平凹、王安忆的音乐心得。这一辑的选文,编者希望能够尽量多地涵括西方音乐巨擘的名单。这些名字,国人已经不再陌生,他们的音乐作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第四辑,编者希望能够尽量多地涵括西方音乐巨擘的名单,也选了一篇关于女性音乐家的文章。音乐是无国界的,同样也应该不分性别。希望喜欢音乐的人应该有更广阔的胸襟去理解接受更多元的文化。音乐固然有其专业性,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它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才是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在这本散文集中,出现了形色各样的人,他们有的是作曲家,有的是演奏者,有的只是聆听者。但是,他们都在音乐中交付了自己某一部分的生命,而正因那一部分生命的参与,那时的音乐才更加动听。
品牌:领读文化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领读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平原 李静选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茶镜访胜”“茶海探幽”“茶缘深深”“茶趣相随”四辑,收录了书写饮茶、茶事、茶具、茶史、茶文化、茶感受等内容的文章九十余篇,全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文章作者们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以不俗的文笔书写对茶的喜爱之情,并在字里行间寄寓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文化12.7万字
- 会员《最壮丽的世界线:卢昌海科学史随笔集》是关于科学史,主要介绍了灿烂的古希腊科学,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一直到阿基米德,展示了科学是如何起源的,科学本质以及科学到底是什么,作者带领我们回到科学原点,追寻大师的踪迹,从经典著作和大师生平去探寻科学的真谛,诠释科学之美。文化9.9万字
- 会员本书是著名媒体人、作家、美食家汪朗谈吃的随笔集。文章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信笔写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作者的父亲汪曾祺是著名作家,也是美食家。耳濡目染,汪朗的文字有乃父的从容,也有媒体人的严谨。他在美食圈也有颇多交际,可谓见多识广,所写此类文章言之有物,语言幽默、通达,余韵悠长。文化9.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秋山集:故纸谈往录》可说是李军老师对既往的追忆,是对秋的纪念、春的期待。正如《春水集》之名源于《纸上春水桃花浪》一般,“秋山”出自本书所收的《顾麟士数仿〈秋山图〉》一篇。元人黄公望的那幅《秋山图》早已下落不明,令人惋惜。不过,“秋山”似乎早就脱离了纸墨,飞上笔端,成为一个意象、一种境界,引得无数画家沉浸其中,心摹手追,于今未休。五百年后的顾麟士、吴湖帆,莫不如是。本书所收的二十八篇文章中,一大半随笔12.6万字
- 会员1.以路线游迹形式将整个故宫的布局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和展示,可谓一本“纸上故宫”的俯视图,细致解析这座中国人心目中的不朽建筑。2.每条线路都有知识,每个局部都有典故。虽为人作,宛自天开——600年的故宫,蕴藏了太多太多的中国文化,可谓华夏优秀文明的集大成之作。3.除去有趣长知识的文本之外,更配有视觉精美的全本解析插画进行可视化展示。故宫的完整建造周期仅几年时间,为何筹备期需要花费十几载?五色土和“随笔3.8万字
- 会员本书精选吴冠中分析评论中西、古今画家及其作品的文章,配以高清画作,让读者跟随画家的画眼去了解中外名画家及其作品。艺术大师眼中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追求、他们的价值观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更有中西方的艺术交流与暗合,中西方艺术观的碰撞,读来激荡心灵,不无裨益。随笔11万字
- 会员《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是王耀庆的首部文字作品。2016年开始,出于对职业精神的困惑,王耀庆和团队伙伴一起,自主策划、自资制作了文化纪录短片《职人访谈录》。通过分享身边“职人”的热情与坚持,探讨职业与人生的多样可能。《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收录其中九位艺术家的人生故事,以及自诩表演“职人”的王耀庆的“自问自答”,更加丰富完整地呈现了镜头背前的故事,以及王耀庆对表演和演员的理解、对职业和职人随笔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