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世界眼光看教育
更新时间:2021-05-25 15:54:17 最新章节:第46章 苏霍姆林斯墓的教育思想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专家心理学研究出发,以新教师到专家教师这一成长过程为线索,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特征,动态性是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原因与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系列化教学理念、观点与方法,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在观念层面上树立科学的教师人才观,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法与措施。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2-04-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将马克思主义美学馆与中华美育相结合,在高校开展的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本书书以古今传承、中西融合、校园内外为主线开展研究,美育课程、美育实践、美育思政于一体开展教书育人;聚焦美育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及美育与前沿技术开展美育科学研究;以传承和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美育精神为主线开展文化传承;以美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浸润中小学教育为目标实现社会进步。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师生美育素质教育与学习使用,也可为社科13.3万字
- 会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多元升学规划、高考志愿填报、选院校和选专业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踩坑,成了困扰千千万万个高中学生和家长的问题。本书结合作者多年高考志愿填报资源经验,从高报实战角度出发,详细介绍20多种升学路径,2800多所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14个大类800多个专业,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可供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社科29.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党和国家近年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构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推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施策。社科19.1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关系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书是《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高校专业解读(2025年)》一书的姊妹篇。全书特色鲜明,内容涵盖近600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是否“双一流”“211”“985”,历史沿革、校区分布等;特别是本书给出了参与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高校的学科评估结果,有详细的等级划分,有利于高考考生弄清楚目标高校学科和专业的优势和劣势,精准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并将近60社科11.8万字
- 会员本书为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来自北师大文学院和扬州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以及来自各地的基础教育学校代表,研讨会围绕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活动等育人全过程,开展研讨和商榷。该论文集的内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要求,并就如何丰富和提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效果等问题提供自己的社科17.4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文化传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多个视角审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转型的重要突破路径,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和承载着新时代新教育的新梦想。作者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教育新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社科11.3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我国教师资格新政策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发展路径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与教师资格新政策要求的适应性,论证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高师院校组织变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寻求制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破解途径,进而提出变革的具体行动策略,以推动高师院校发展。社科22.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基本问题。本书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原创性的内涵,从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等的核心理念、基本主张、学术特色、研究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二是教育理论典范案例。本书阐释了“生命·实践”教育学作为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具体表征,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例,分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立场社科21.9万字
- 会员本文集收录教学论文共38篇,涉及海峡两岸教科书以及与国外历史教科书的异同,地图如何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历年高考题策划的应对方法,新的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跳出历史教学框架,反思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本文集的出版将有利于历史教师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和相互交流。社科18.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为仕有绩,治学有声,是中国传统知识人一直以来的追求。清朝末年,伴随着书院数量的空前繁荣,大量学人涌入书院肄业,他们以“书院生徒”之名,一如既往地思考和处理仕与学的关系。时运国运之下,适逢科举停废、新学西学冲击,传统知识人围绕价值判断所生之困境则如影随形:科举停废,何以出仕“西学东渐”,治何之学本书将清末书院生徒置于三层相互交织的历史语境,注重从独立精神活动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视角,利用诸多私人化记录的教育19.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深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变革的前沿力作。作者基于跨学科视角,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知识,系统解析“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与新路径。通过剖析技术机理、功能特性及变与恒的内在实质,构建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书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更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17万字
- 会员创造学认为:“当今世界上一切都不是完美的,都可以通过创造使它更完美。”本书紧密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理念“教善·学思·灵创·生长”,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实际方法: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基础教育进程中;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让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相互促进;将创新融入课程体系、教育教法、评价考核当中。全面提升学生手眼教育16.7万字
- 会员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民国教育体制确立后,文学课程被纳入民国教育体系中,一批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作家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讲授文学课程,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历程,这为新文学在大学里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民国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则以其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为民国文学教育的深入拓展提供了强力支持,这使民国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新态势。教育32.8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教育学立场,基于身体哲学、具身认知、具身学习以及符号互动等理论,探究教育戏剧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价值和独特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教育戏剧的育人途径、育人原则以及育人取向。教育18.1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回应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生成、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重大问题,有序推动“智能赋能—模式创新—教育重塑”的进阶发展。从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意涵、战略意义、理论依循、历史沿革等方面构筑学理研究根基;从实践层面剖析智能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绩和存在壁垒,理性审视演化进程,着力抓好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发展路向,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参照。教育2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