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创新驱动:广东再创辉煌
更新时间:2021-02-08 14:28:31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面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战略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动能转换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广东作为改革开放40年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的地区,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深化与港澳地区的合作,计划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一战略目标将使得广东和大湾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重塑大湾区经济的创新引领优势。本书重点通过对广东地区过去40年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创新发展给出系统性的分析,以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各类创新行动主体为中心,研究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结构和能力。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广东创新的整体状况,包括产学研以及政府创新政策给出分析,并与全国主要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二是通过建立创新指数,对广东城市之间的创新资源分布、创新发展情况给予一个定量化、可视化的测度和表征;三是对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对创业环境的认知给出判断,这是通过对企业家微博进行大数据分析给出的结果。同时,对广东上市企业的创新状况展开深入研究,以此揭示市场主体——企业的创新行为和绩效。本书期望通过这一宏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而给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现状和微观层次的企业以及企业家行为。期望本书作为广东和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幅创新地图,为决策和研究提供帮助。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新春 杨永福 张书军 傅慧 汪建成 朱仁宏 伍兆祥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研究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者对接、联动发展的途径、模式、战略、策略以及保障等,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议。本书深化了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已有的研究,是两者的融合,不仅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而且为拓展和深化“一带一路”研究提供支撑。经济19.6万字
- 会员本书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共四大部分构成。导论分析了中非城镇化在进展、动力与挑战等方面的异同;上篇总体概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和成就,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管理以及土地资源配置三个角度剖析中国经验;下篇从非洲城镇化的公众参与、非正规发展、科技创新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出发,基于中国实践,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结语分析中国在经贸合作和经验分享上已经或可能对非洲城镇化作出的贡献。经济15.2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探索,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运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方法,从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全视野对当前和近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找到中国特色改革发展创新之路。经济18.2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对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做深层次分析,并讨论中国的经历在何种方式上为中国自身和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书中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考察了宏观经济最新发展情况以及教育和创新发展的趋势,还研究了结构变化是如何为中国获得一系列更先进增长驱动力做好准备的。经济24万字
- 会员本书核心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行消费的合宜性,揭示西方消费理论的伦理欠缺,穷举消费违背伦理众象,明确合宜性消费范围扩展及动力提升的路径;研判违背伦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界定出合宜性消费作为“首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展出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提升理论及对应的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17.3万字
- 会员《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实践》以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颠覆性技术的预测与产业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专利技术对颠覆性创新产业化时点进行了预测,对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促进企业创新进行了研究等。全书共12章,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主要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篇主要对中国不同产业的颠覆性技术产业化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案例研究。经济1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