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同济大学社区研究·上海社区研究与规划
更新时间:2020-11-29 16:53:38 最新章节:版权信息
书籍简介
2014年,同济大学社会学系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启动了“社区研究与社区规划”课题,从社区健康、社会融合、社区认同、城市更新等角度,对上海市居住型社区进行研究。本书汇集、呈现了第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科交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架时间:2015-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伟珏
- 会员《城市社会学评论》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城市问题为研究对象,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社会科学类中文刊物。《城市社会学评论》倡导明确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予以深入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和量化研究,是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人文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的重要阵地。社会学18.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是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共有边疆学研究、民族史研究、宗教文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民族社会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民族理论研究、研究评述八个栏目,内容涉滇南游记中的瘴疠研究、清代中越边疆的“禁防”与“通市”、中缅边境的哈尼人橡胶种植研究、傣族“梅”的研究、花腰傣村寨仪式研究、湘西土家族“偷梁”习俗研究、滇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历史人类学“他者”的思社科31.1万字
- 会员本书以汉代西北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和河西简牍,全面收集史料,做出汉代西北民族关系史资料长编。同时,把民族关系史研究与政治史、制度史研究高度结合,系统阐述汉代的西北民族关系史,既重视纵向演变的研究思路,以宏观视野观察整个汉代西北民族关系和汉王朝西北民族政策、制度的发展变迁,也重视横向影响的研究思路,探讨每一时期内民族关系、政策、制度、文化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全面探讨汉王朝与匈奴、羌社科31.3万字
- 会员本书呈现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演进历史和基本面貌,揭示了不同时期的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是中国藏学研究领域第一部较为系统梳理和阐述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历史的论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社科18.6万字
- 会员这本由佤族部落头人之子肖子生讲述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历史,不仅客观呈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过程,也是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践特色与基本经验的钩沉,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与实践正确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历史见证和再现。全书由图片、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组成,为读者再现、复原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面貌;图片则由与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肖子生家庭历史照片组成。社科19.4万字
- 会员奥托·鲍威尔开辟了现代民族理论研究,他的民族理论在民族学、政治学以及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民族文化问题、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奥托·鲍威尔在他的民族理论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与尝试。他的民族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民族本质以及民族问题,也为我社科22.1万字
- 会员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力量发动的复兴伊斯兰信仰、文化、政治理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社会运动。奥斯曼帝国教俗合一的历史传统、官方与民间宗教的二元并立,凯末尔政权均质化的现代化建构和中心与边缘的文化断裂构成伊斯兰复兴的背景。伊斯兰教育、传媒、知识阶层的兴起,苏非教团和新苏非主义运动的活跃,构成伊斯兰文化复兴;民族拯救党、繁荣党参与主导国家政权,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实践构成政治伊斯兰社科31.3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缘起、共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观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理论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体系建设的积极尝试。社科17.6万字
- 会员蔡家艺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蒙古史及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他参加故宫满文档案汉译的整理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在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1982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调查组,到新疆蒙古族地区进行考察。本书是蔡家艺先生精选的文集。社科2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