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分析、模拟及政策评估(英文版)
更新时间:2020-10-23 16:35:24 最新章节:Appendix B Top and Bottom 20% Indicators for Each of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书籍简介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一个极具重要性与综合性的主题。其重要性在于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其综合性在于宜居性概念的维度之多之广,衡量一个城市的宜居性需要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考量,否则难以得出符合常识的结论。本书拟定了整体全面的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研究框架,将客观公开数据与主观调研数据相结合,对中国城市(含港澳台)的宜居性进行了一次全面准确的描绘,进行了中国100个城市宜居性的总体及分主题的排名,检索了各城市在宜居性上不足的指标,并通过“假设”模拟的静态分析方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此外,还着重分析了世界主要城市的交通宜居性。研究结果揭示并强调了宜居性与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之间的纽带关系。这些结果能给中国的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品牌:上海社科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社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前沿问题研究报告,聚焦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使其深深植根于对中国传播创新的探究,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为此,本刊试图与您一道,走进中国传播实践的前沿地带,深切关注其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呈现中国传播实践,共同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传播开辟创新路径。社科12.7万字
- 会员本书为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近年来关于网络新媒体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文章,涵盖网络舆论与意见领袖、网络公共参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媒体传播力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等领域。本书对网络舆论、国家形象、媒体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了对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健康风险报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选取社科19.6万字
- 会员北京,既是曾经的古都,又是现代的首都。“千年古韵”与“创新发展”两种属性的碰撞交融最终凝聚成为“四个中心”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北京城市形象的建设与传播则是实现这一定位和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本书从媒介研究、传播研究和受众研究三个角度入手,对北京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社科14.3万字
- 会员本书精选作者近十年来在新闻与传播各领域的定量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新闻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系统性地收集、分析数据,并从中研究传播的效果与趋势。社科11.3万字
- 会员本书以传播为视角,依据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创作活动分析了蒙古族诗人的心态动机、行为方式及世人对诗人形象的接受、影响。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文学传播活动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保证了作品价值的实现,帮助诗人在清代文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社科19.8万字
- 会员《杭州学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主要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社科20.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未来媒介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媒介演化是一个“长周期”与“短周期”并行不悖的历史进化过程。书中聚焦于“平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变迁之具体片段,将其放置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中以探析其内在演化机理。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之上,结合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媒体的内部演进构造块和顶层优化策略,提出:平台媒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既是现阶段媒介演化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前提。社科14.1万字
- 会员本书从形态、生态与业态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广播创新发展进行学理审视。其中,形态方面从广播节目形态和载体等方面入手;生态方面讨论广播的媒介生态竞争情况;业态方面探讨广播如何在融媒时代创新发展。内容涵盖微观研究、中观探讨和宏观把握,以图厘清广播研究在广播媒体发展中的位置及现状,为广播研究提供多维的思考进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助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社科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