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孤独成长在线阅读
会员

我们总是孤独成长

李尚龙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1.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03 00:06:15 最新章节:第5章 主持人 艾奇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当我们学会了拥抱孤独,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百万销量作者李尚龙,而立之年送给自己以及读者们的真正的成人礼!有的人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层层压力;有的人看似玩世不恭、心底却隐藏着执着的深情和不可言说的伤痛;有人为了爱情全盘托出粉身碎骨后依旧没有得到圆满的幸福;有人在他人的世界里活得通透像个智者、却在自己的生活里活成了一个困兽……一部书写年轻一代爱与孤独的成长之书,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当我们学会拥抱孤独,也终会在孤独中学会成长,学会爱。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20-07-02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尚龙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蔡澜通透随笔集套装2册》:《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世间万物,总有欢喜》《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蔡澜亲授交友之道,畅叙与金庸、倪匡、成龙、周星驰等友人的交往趣事!《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收录蔡澜微博高赞问答和2024年最新采访。是八旬“顽童”蔡澜关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选,没有爹味说教,四两拨千斤,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幽默豁达又不乏犀利,精神状态优美。
    蔡澜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我们都困在巨大又琐屑的生活里,我们都爱惜具体而微小的幸福。黎戈十年蜕变之作,书写琐碎芜杂的日常,日复一日的磨损,身为女性的困境。当生活被逼到绝处,让我们以简单基本的形式,让生活回到简单,简单,再简单。
    黎戈文学11.4万字
  • 会员
    诗人、作家沈颢2024年最新散文集,收录十篇文章。主要关于他在旅行、阅读和与亲友交往等生活经历中,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作家自然主义的倾向在文集中再一次体现,我们可以在其中读到徒步梅里雪山、雨崩村等地所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从外向内”的厚度,同时带着“由内向外”的轻盈,真实和虚构交杂,诗歌、戏剧实验性介入,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与自我的一次对话,文字是他始终没有失去的能力,也是他最宝贵的
    沈颢文学8.6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纪实散文。主要记录了作者陈凤华在长白山实地观察中华秋沙鸭的繁殖、成长过程,以及冬季跟踪中华秋沙鸭迁徙去南方一路的所见所闻。全书分为春归、夏长、秋迁、冬旅四个章节,并配有大量摄影和手绘图片。作者追踪中华秋沙鸭的几年间,她是在观察它们机警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书实录那段属于她,也属于自然的故事。
    陈凤华文学16.1万字
  • 会员
    读书与人生,这两者,在本部学术随笔集中有机相融,互相佐证。生活的体察与文学文本触发的思索紧密相联。生活的问题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文学世界能够实现绝佳的救赎。包罗万象的文学里,可以有百科的知识、学理的探究,但文学的本质意义却是它所给予人的最柔软的关切与最深入骨髓的锐利。当人跌入谷底之时,它会是救命的德泽。本书意在指明文学与生活的双向影响关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心理调节与指导功能,可作为陪伴读者
    杨江平文学9.7万字
  • 这是一本阿尔茨海默照护者回忆录,年过七旬的语言学家诚恳地书写个人经历,记录了伴侣患病后,从无话不谈、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变得一语不发、失智失能的过程。作为二十四小时的贴身照护者,她在被爱人遗忘和照护重担的双重打击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从“不敢生病”到“接纳脆弱”,作者通过洞察自己和病人的处境,并从亲人、朋友和社会机构方面获得支持,最终走出孤独,为自己和伴侣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这本书
    郑秋豫文学7.6万字
  • 本书是继《在峡江的转弯处》后陈行甲的第二部自传体随笔,讲述了他辞官转战公益路上关于离别的故事。陈行甲怀着最大诚恳记录他与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交织,生动书写了生命中的困难和为难,挣扎和努力,悲欢和离别;细腻描绘了人世间温暖的拥抱、长流的热泪……真实的人生比剧本跌宕起伏得多,沉郁和乐观交织,悲欣交集。我们一代代仍生生不息,爱着,陪伴着,怀念着,哭着,笑着,把日子过下去。这些文字不仅是他的故事,也是你我的
    陈行甲文学13.7万字
  • 会员
    阅人、阅事、阅书,以阅读为经、光阴为纬,编织红尘俗世的缤纷点滴,记录芸芸众生之中我的刹那心声,在春风化雨的字里行间,捕捉时光的温度与生命的微澜,沉沉浮浮,一笑而过。
    苏笑俐文学9.9万字
  • 会员
    一幅世纪之交文艺青年的精神肖像,漂泊与情爱中的纯洁意志。从倒淌河边的草原小镇到省会西宁的歌舞团,从广州的广告模特到北京的先锋音乐人,张浅潜背着她的小提琴,在世纪之交循着创作欲望的指引辗转中国大地,将时代变迁中磅礴的文化能量与精神波动记录在她的歌、她的画、她的文字中。
    张浅潜文学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