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创伤与成瘾,找回最好的自己在线阅读
会员

走出创伤与成瘾,找回最好的自己

(美)莉莎·M.娜佳维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灵疗愈17.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23 20:40:5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本书棒极了,清晰易懂、非常实用,总结了娜佳维茨博士30余年来助人无数的实践与研究成果。通过本书,她将在字里行间帮助你直面心中的苦楚,你将一步步地踏上摆脱创伤与成瘾的道路。这是那种你会放在床头反复研读的书,它能指引你应对情感麻木、成瘾行为、深埋心底的秘密以及潜在的问题。无论怎样称赞这本书都不为过。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姜帆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莉莎·M.娜佳维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的时候,因为做了某件小事而感到特别幸福。当你感到沮丧、内耗时,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做一些轻松、简单的小事,为自己快速充电、改善情绪。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精心筛选了100件治愈小事,比如做一顿精致的早餐、迎着夕阳骑行、观察树叶的形状等,这些小事贯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治愈自己……配合书中100幅清新唯美的插图,相信它能为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如果你有更好
    非晚著绘心理5175字
  • 会员
    本书深入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征、成因及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生动展现了讨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困扰。追溯了讨好型人格形成的童年根源和社会文化因素,指出其对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如自我认知、设定界限、学会拒绝等,帮助读者逐步改变讨好型人格,实现自我关爱和成长。同时,强调了幸福感的内在来源,鼓励读者关注自我需求,培养积极心态,通过自我实现获得
    申平平心理7.8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是生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压力下人的表现相关课题。本书中,她指导读者进行10周循序渐进的呼吸训练,改变心率变异性(良好的心率变异性让人可以更好控制心脏在压力下的反应和恢复程度),达到在运动比赛、演讲、会议发言等场合的良好表现。书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呼吸减轻压力下的反应,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由消极情绪状态转变为积极情绪状态,如何疗愈过往经历带来的内心创伤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后,除了可以提高自身表
    (美)利娅·拉戈斯心理12.7万字
  • 会员
    你是否听过内在小孩?这是一部开始这一切的经典书。1987年,查尔斯·L.怀特菲尔德突破性地创造出内在小孩这个概念,意指我们自身真正活着、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并且十分愉快的那部分,正式开启了内在小孩的运动。本书讲述了内在小孩怎样在创伤和丧失中迷失,又怎样去疗愈。我们可以治疗成年生活中的恐惧、困惑和不愉快。出版18年,销售超过100万册,本书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销售书籍。并且如今比1987年出版时更具现实性
    (美)查尔斯·L.怀特菲尔德心理7.8万字
  • 会员
    在外人看来,家庭矛盾要么小到不值一提,要么大到不可饶恕。可对自己而言,其中既有难以割舍,又有求之不得。让人放不下的,到底是对方的好,还是自己的弱点?作为治疗师,奥古斯都和玛格丽特夫妇的工作便是解决这些问题,挽救其他家庭。可正因如此,他们也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问题。虽然一生都在治疗别人的家庭,但这回自己家却成了“热锅上的家庭”。本书便为读者展现了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家庭是如何诞生的?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哪
    (美)奥古斯都·Y.纳皮尔心理28.3万字
  • 会员
    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请把打向别人的光照回自己。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停止崇拜、美化、迷恋他人,对别人祛魅,与自己和解,找到稳定的心力锚点,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法)罗伯特·纳伯格心理5.6万字
  • 会员
    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一直在努力建立自我意识,治愈原生家庭为其带来的隐形创伤。然而,情感不成熟父母与人交往时常常令人沮丧、缺乏敏感性,只知索取而不懂付出。他们并不将成年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这会让子女感到疏离、备受伤害和孤独。然而,一旦读者弄清了情感不成熟者的情感陷阱,就能够管理自己的期望,坚守自己的立场,而无须屈从于他们。在本书中,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为读者提供了必要且实用的解决方案,以帮
    (美)琳赛·C.吉布森心理13.1万字
  • 你是否曾经为了合群而刻意迎合他人?你是否曾在面对他人的言语冒犯时选择沉默?你是否因为害怕破坏关系而不敢表达质疑?你是否因为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搁置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些看似微小的妥协,实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枷锁——FOPO(恐惧他人的看法)。它像一场无声的流行病,悄然侵蚀着我们的自信与潜力,让我们在焦虑与不安中逐渐迷失自我。在这本书中,作者首次系统地对FOPO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定义。通过融合心理
    (美)迈克尔·热尔韦 (美)凯文·莱克心理8万字
  • 会员
    “下个月结婚,但我不小心裸辞了。”“医生说抑郁要吃药,我的余额却在尖叫。30岁失业男,26岁贫穷女,两个被生活卡住喉咙的好友在咖啡厅成立互助小组,用4个月时间完成每天从现实“潜逃”一厘米的人生实验,收藏像泡面汤一样廉价却滚烫的瞬间。“潜水一厘米”这个神奇的动作不仅改变了作者的生活,韩国上市前曾在网上众筹,达成率是1000%,出版后销售突破20万册,成为年轻人抢读的“心灵氧气罐”。30篇日记体随笔,
    (韩)泰秀 (韩)文桢心理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