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沾词评选在线阅读
会员

卢国沾词评选

黄志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音乐10.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08 16:17:11 最新章节:附錄 《歌詞的背後—增訂版》曲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卢国沾的歌词一直深受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但一直未有正式出版选集。适逢今年是卢氏入行写词四十年纪念,编者藉此机会编选一本,冀能方便读者欣赏。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5-03-16 00:00:00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志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少儿口琴教程》这本书是专为中小学学生而编写的口琴教程。从口琴基础知识入门,将演奏基础、技能技巧讲解,以及配合精选的练习曲、乐曲、儿童音乐作品练习等。内容循序渐进,每一个知识点均配有图片详解与教学视频讲解,一目了然,一学就会。口琴自学的音乐爱好者也适用这本书,从零基础开始学起,内容丰富。本书可以扫附二维码观看视频讲解,帮助并让学生快速自学口琴演奏。由于选曲多为儿童音乐作品,在学琴中更易上手,旋律与
    臧翔翔编著艺术1.4万字
  • 会员
    李罡,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院长、北京市现代音乐学校校长、天津市现代职业学校校长、天津传媒学院校长、法国国际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占据当今音乐生活的重要地位。在众多音乐学院纷纷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大背景下,专业教材建设仍然成为束缚流行音乐教育发展的羁绊,为进一步解决传统教学和实践环节严重
    李罡艺术25.8万字
  • 会员
    《老年大学实用教程:零基础学声乐》从老年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侧重自主学习实践与训练,涵盖了基础乐理、演唱技巧、曲例分析、情景实践等,涉及了歌唱的分类、常见歌唱问题的解决方法、嗓音的保健、舞台表演演练等,内容丰富广泛,注重老年学习者艺术素养的提升。本教材语言通俗易懂,将较为专业的表述用贴近学习者实际的通俗语言代替,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与训练。本教材采用了二维码信息化手段,方便学习者简便获取曲例的范唱,以
    河北老年大学教材编委会编?董静主编艺术7.5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将视角聚焦于维也纳、布拉格、伦敦、柏林、慕尼黑、萨尔茨堡、威尼斯等世界音乐名城,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众多音乐大师的故事,并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自然风光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异国风情画。
    陈立艺术9.2万字
  • 会员
    张晓东,音乐学博士,弹拨乐演奏家,现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唐音乐历史、弹拨类乐器演奏和理论研究,并关注民族音乐的传统与当代发展。著有《开源·溯流·繁衍:汉唐时期弹拨类乐器的历史与流变述论》《海上生民乐:上海民族器乐艺术发展史(1949—2019)》等专著,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东盟音乐周组委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等主办的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主
    张晓东著 赵维平主编艺术18.1万字
  • 会员
    王雅婕,青年学者,现任上海开放大学音乐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东方音乐、中国音乐史。本书是系列丛书“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史研究”中的一本,以丝绸之路的前端——西亚音乐的历史与发展为研究视角,对该地区的乐器、乐律、乐人、乐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众所周知,西亚音乐跨越古今、国界,创建出了丰富的世界性、多样化的音乐文化种类,它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项目填补了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对东方
    王雅婕艺术14.7万字
  • 会员
    本套书系精选辛丰年先生曾经出版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8本音乐文集,经重新编辑排版,再次出版,包括:《乐迷闲话》《如是我闻》《音乐笔记》等。辛丰年的音乐随笔在国内乐迷和书迷中享有很大的名气,受到诸多名家喜爱与推荐。辛丰年先生的随笔深入浅出,即适合深度的古典乐迷阅读,也适合入门级的读者。
    辛丰年著 严峰编艺术10.1万字
  • 会员
    《小提琴完美演奏进阶教程》采用了大量的古典乐曲进行演奏训练,通过简单好听的古典曲目,让学习者轻松地掌握小提琴的各种演奏技巧。这些曲目能够直观地训练某个弓法,比赘述大量的文字能让学习效果更加突出。而且在每一单元的后面,会有关于小提琴或者作曲家的延展性知识讲解。多数小提琴的教师都是从小接受了考级洗礼和铃木小提琴教程教育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教给孩子依然使用多年未改的方式方法,甚至曲子也是多年不换!这对
    金玫瑰编著艺术1.7万字
  • 会员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乐器学。中国乐器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发展,种类繁多,本书以《中国古今乐器同名考》为名,首次提出乐器族群认同的概念,并将乐器纳入不同的历史语境进行释读,强调在历史语境中看待乐器,为学界及大众在乐器名称的使用上带来些许参考与启发,同时引导读者对中国古代取得辉煌成就的乐器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刘文荣艺术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