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情感与趣味:休谟经验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更新时间:2019-12-11 15:52:30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力图探求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从休谟哲学中的"情感"(sentiment)与"趣味"(taste)这一对概念入手,结合休谟的相关著作以及道德学说的例证,论述休谟如何根据"趣味"与"情感"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并由此出发,由文化思想风气的转移,来剖析17-18世纪英国社会与政治的变革。本书架构主要由三个相互联系的主题构成: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源流,休谟的美学思想以及休谟的谈艺杂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剖析休谟糅合"情感"与"趣味"于"性格"之中,以此来协调主体性的"内在心理-外在社会"两个层面的美育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休谟的艺术杂论以及《英国史》部分篇章的剖析,以及休谟与同时代一些杰出思想家如卢梭等人的思想碰撞,由此折射出启蒙时代的思想轨迹。休谟所观照的如"趣味标准"如何建立、文化与政治之关系等问题,于当今的社会文化也有镜鉴之效。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昊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白璧德所提出的“国际人文主义”的概念出发,在阅读大量白璧德英文原著、学衡派报刊和相关一手史料基础上,打破前人对学衡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等的论断,重现挖掘白璧德所倡导的国际人文主义运动与学衡派的联系。本书以双重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一方面回到白璧德的西学背景,探讨其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形成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并进而澄清了白壁德的宗教信仰问题;另一方面细致考察了学哲学24.4万字
- 会员马尔库塞是20世纪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他的学说在二战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本人也通过与当时社会运动的积极互动而赢得了“新左派之父”的名号。本书选取马尔库塞相对成熟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围绕其理论固有的实践指向,揭示了社会批判理论内在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些演变与新左派运动的相互关系。哲学9.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于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书中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这些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他们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哲学9.5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了与“弥尔主义”形成对照的另一大民主传统“卢梭主义”的创始人——卢梭,以卢梭的平等观念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引入和诠释为线索,提出了另一种建构性的分析。由于卢梭思想在清末民初社会传播的广泛性和历史性,本书不局限于某一位特殊的阐释者或传译者,而是组织了一个与《自由的所以然》相比更为丰富的观察维度,以此为契机,追溯平等观念的脉络和过程。哲学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