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乡村与城市:“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在线阅读
会员

穿越:乡村与城市:“晋军”小说新方阵扫描

段崇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0.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9:17:2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文学正处在一场大转型中,以乡村文学为主体的格局将逐渐被以城市文学为主流的格局所替代。在这样的文学变局中,以现实主义农村题材为传统的山西文学,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蜕变。令人欣喜的是,在山西文学的探索和转型过程中,又涌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实绩可观的新锐作家群:山西第五代作家。他们继承前辈传统,开创新的世界,在乡村题材、城市题材、城乡交融题材以及其他题材领域,作出了全新的探索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当下山西文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现在这一代作家突出者有二十多位,十几位已走向全国,备受瞩目,刘慈欣、葛水平、李骏虎、王保忠、孙频、杨遥等已成为代表性作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对中国现代小说市镇叙事进行专题研究。作者分别从中同现代小说市镇叙事中的疾病叙事、死亡叙事、欲望叙事、权力叙事、左翼叙事、仪式叙事、“异化”现象、“水”意象、叙事技巧、女性形象等方面着手,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市镇叙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市镇文学”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通过提出“中国现代市镇文学”这一概念,突破了以往文学史著作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乡
    邱诗越文学16.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伍尔夫文本的原创性研读为出发点,研究伍尔夫关于小说创作的非个人化诗学,剖析其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联,探究伍尔夫非个人化诗学对莎士比亚等作家非个人化诗学的继承与创新,挖掘其与艾略特等同时代作家非个人化诗学的区别,探讨伍尔夫非个人化创作理念在其小说中的实践,以及分析其对陈染等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深刻影响。
    黄重凤文学19万字
  • 会员
    本著研究文艺鉴赏活动发生与发展、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鉴赏客体的审美特征、鉴赏过程的审美描述和上品文艺鉴赏的实现,系本领域十分罕见的系统研究专著。适合海内外广大文艺爱好者阅读;该作者还被业内诸多学者视为文艺鉴赏学研究第一人。
    魏饴文学25.1万字
  • 会员
    本书按时间顺序呈现了《西游记》英文翻译的发展情况,讲述了英文译作经由片段译文、单行本,再到英文全译本的发展轨迹,针对韦利、余国藩和詹纳尔三个译本,从跨语际、跨文化角度做出重点分析。同时,针对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最后从儿童文学改编和影视作品改编两个方面论及《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改编。
    杜萍文学21.5万字
  • 会员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本书按“离乡和思乡、扎根和融合、对峙和斗争、妥协和逃避”四类主题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并深入剖析各部分的文学主题、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法,力图推进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夏艳文学16.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记录作者文学研究生涯的著作,概论篇从创造社的异军突起、创造社的分期以及创造社从鼓励多元发展到独尊普罗文学的文艺思想入手,谈了创造社的历史,创造社的分期和创造社的文艺思想的有关争议以及创造社的创作活动等;郭沫若篇包括有关郭沫若研究著作的前言、编后,以及郭沫若名诗鉴赏、对郭沫若作品的具体研究以及研究郭沫若应采取的立场态度等问题;其他作家篇涉及创造社元老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从其作品以及
    黄淳浩文学27.5万字
  • 会员
    本著选取启蒙诗歌、象征诗歌、左翼诗歌、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审美勾连、20世纪留日潮与中国新诗艺术形象共振等诗坛重大文学现象,系统地梳理和论述了中日现代诗歌频繁影响与交融的历史事实,探寻双方文学现象表层下的文化动因和变异。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和日本共时性和历时性文化语境中的诗坛景观进行考察,探讨文学与文化差异,刻画中日相互作用下的文学沟通和交流所形成的文化意义上的良性循环圈
    刘静主编文学18.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上对象征主义展开深度研究。前四章历时性地梳理象征主义流派发生、演变、衰落的历史,描述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影响。后四章偏重共时性的、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探究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自由诗理论和文化背景。
    李国辉文学39.8万字
  • 会员
    本书将39种宋僧诗文别集、总集资料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搜集调查其在日本现存的各种不同版本,共索得300余种版本资料,对其在日本的刊刻流传情况加以研究,增加了中国古籍版本研究的新内容和新认识,是对古籍版本研究的重要补充。
    许红霞文学3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