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
更新时间:2019-08-30 19:10:52 最新章节:结语 对礼制文化的评价及其文化传承
书籍简介
本书从唐代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内容——礼制制度层面的描述入手,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考证分析,深入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由此生发的文学领域,较清晰地呈现了礼制、文人、文学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作者还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对吉、宾、军、嘉、凶五礼制度下唐代郊祀、封禅、挽歌、朝贺、巡狩诸礼的历史源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演化趋势进行了条分缕析、洞微烛幽的考察,关注到礼制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与多维价值。并以杜甫的“三大礼赋”、敦煌书仪《甘棠集》为个案,分别对唐代文学中所体现的礼制和作为文学的礼制作出了独到的阐释。本书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实证相结合,学术史的反思与问题意识并重,既有唐代礼制与文学关系的总体考察,又有从五礼角度进行的系列专题研究,从而为唐代文学研究展开了面向礼仪制度的一章,为唐代制度与文学、唐代文化与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例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于俊利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艺术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本卷展现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艺术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关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及人文价值。在这千年之间,中华民族历经多种文化的交融,不断焕发新活力:自魏晋时代既有外来佛教艺术与本土文明的融合发展,也有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及其与书法的共生共舞;隋唐时代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唐中期又有山水历史36.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专业史47.9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收录了邓氏关于书法史的文章。其中,《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连载于1957年1期、2期及4期《新观察》,主要梳理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由于上述文章发表较早,至20世纪80年代己不易为读者所觅得,故邓国治又据邓氏遗稿整理成《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刊发于1985年期《书谱》杂志,其主要观点与《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一致,唯更为简括凝练。与上述两篇文章不同,自《王羲之博采众长》至《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专业史3.3万字
- 会员本书讨论汉魏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体制的发展。官修史体制是指一套由制度保障的资料收集、整理、编纂机制及相关职官建置,它是政务运作与修撰运作的联结。本书从两个视角观察这一问题。一是如何组织史源。官修史体制将特定政务运作与纪传史某部分对应,以保障史书取材。书中围绕三个案例进行了讨论:四夷列国传与蕃夷朝贡,孝义类传与旌表孝节、封赠忠烈,一般的宗王臣僚列传与赐谥助葬。二是如何加工编纂。官修史体制虽然以修撰纪传史专业史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