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权的道德维度
更新时间:2020-08-19 10:25:2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人权的道德维度》是一部横跨法哲(理)学、宪法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法、道德哲学等领域的杰作。作者深入浅出地将哲学思辨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并展开说理,同时也回应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诸多理论与现实疑难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人权理论的法哲学研究。本书是反映近些年西方人权理论发展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与理论水准,而且语言简练,举例生动,从事人权理论相关研究的读者将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译者:肖君拥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聚焦本土权利话语的传承与扬弃。深度挖掘中国特色权利发展道路所仰赖的本土权利文化及资源,并以唯物史观之立场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与鉴别。界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的人本主义权利话语;第二个阶段,汉至明清时期的权利话语;第三个阶段,近代权利话语。发掘浩瀚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民生权利思想,揭示权利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阐释权利发展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历史逻辑,为中国特色权利发展道路建构提供强有力的本政治16.3万字
- 会员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分析,始终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参照。与前者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的追求相比,后者虽然承认规律的不变性,但并不存在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从而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倾向,又为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保留了足够的空间。政治14.1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进行研究,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协同治理理论、韧性治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公众参与理论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分析新时代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面临困境的基础上,对社会风险的成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以第三方介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的案例,探讨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完善社会韧性治理,创新社会风险管理和加强公众参与实效性五个方面提高防政治20.1万字
- 会员本书从外交决策的视角,选取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的协调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机制的演变过程、整体架构、运作实践及运行成效。具体而言,本书纵向以协调机制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梳理该机制在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政治因素共同塑造下的演变轨迹;横向以协调机制的整体架构为导向,从国家、部门和海外一线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分别阐述该机制的机构设置、运作规则和运行程序,并考察其在外交决策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阐政治16.1万字
- 会员《政治人类学评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筹备)主办的国内第一份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半年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书是第9辑,由六篇文章构成,皆为顺利通过毕业答辩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剪辑版,且都是基于田野调查而成的。政治21.8万字
- 会员《政治学评论》以综合评论的方式,关注政治学研究的学科基础与与前沿热点,以思想性和引领性突出高水平,力求做政治学最好的学术集刊。立足于以下三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注重发文的思想性,强调对政治学研究重大前沿问题具有启发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突出引领性。注重文章对学科发展的引领性,强调发文对政治学研究有前景的领域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研究。三是突出高端性。在主题选取、作者约稿方面,必须体现政治学研究领域政治16.7万字
- 会员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政治17万字
- 会员作为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国家,以色列境内移民各种各样,既有犹太移民,也有非犹太移民,还有以色列人向外移民。大批移民的流入不仅深刻塑造了以色列国的族群结构和文化特征,而且在其经济起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色列迅速崛起为“创新创业国度”的关键人才支撑。为了强化犹太国家的单一族群属性,以色列政府把吸收犹太人回归作为基本国策,颁布《回归法》、设立移民吸收部,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政治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