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9.3万字

更新时间:2013-08-02 23:28:09 最新章节:第44章 小说·心灵的云游 (12)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上架时间:2009-10-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是一部纪实散文。主要记录了作者陈凤华在长白山实地观察中华秋沙鸭的繁殖、成长过程,以及冬季跟踪中华秋沙鸭迁徙去南方一路的所见所闻。全书分为春归、夏长、秋迁、冬旅四个章节,并配有大量摄影和手绘图片。作者追踪中华秋沙鸭的几年间,她是在观察它们机警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书实录那段属于她,也属于自然的故事。
    陈凤华文学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书写了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日常,聚焦一个面对溃败生命的老人,将细碎的日常放大,让我们看到了温情与疏离、孤独与怀抱,也让我们产生思考。作者在与母同陪伴、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彼此给予力量,温柔相待是一家人最美的法宝,是泥泞途中的糖霜。它关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现状,每个人生命中叫不出声的那些疼痛,也可以凭借爱的指引,寻找到一点点光亮,为艰难的日子注入一些幽默、信心和诗意。作者书写庸常生活与诗意瞬间无
    五瓣花文学13.3万字
  • 会员
    在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一封信是心事的折痕,是思念的具象,是跨越山河的无声对谈。本书精选游子家书未尽的牵挂、同窗信笺的青春絮语、师生往来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穿越时光,纸短情长,将温暖的人间情谊娓娓道来——写给泛黄的过去,也写给崭新的未来。
    欧阳凝芳文学10.5万字
  • 会员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张北海在八十高龄时,开始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动物早上四,晚上三”,谜底即是“人”,这本书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抗战时期,父亲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亲不得已带着几个孩子从天津向后方撤离,跨过黄河,抵达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庆团聚;少年桀骜不驯、被父亲赶出家门,见证了台湾五十年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哥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女儿,
    张北海文学8.9万字
  • 会员
    莫言写给年轻人的低谷期救赎之书。本书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从家人与朋友、童年与成长、读书与写作等角度展现了莫言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艰难时刻的感悟。其中,《不被大风吹倒》这篇散文是莫言在五四青年节时给年轻人的寄语,讲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大坝上遇到大风、爷爷抵抗大风的故事,鼓励年轻人遇到人生的艰难时刻时不要放弃。其中,《我的室友余华》,讲述莫言和余华相爱相杀的故事。特别收录莫言全新创作《忆史铁生》,回忆他
    莫言文学8.4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始于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一年两辑,现已出版十辑。本辑由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李小龙副教授主持,《明清文学与文献》在国内学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刊发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优秀首发学术成果,着力呈现海内外明清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集刊分为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
    杜桂萍 李小龙主编文学28.4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坚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国家智库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生力军。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旗下的社科书店不仅向社会推介好书、新书,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促进学者与编辑、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
    黄德志主编文学14.2万字
  • 会员
    《唐僧自传》以幽默诙谐的笔触,通过唐僧的视角,讲述了其西天取经的传奇经历。书中不仅描绘了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之间的师徒情深,还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取经路上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同时,本书还穿插了唐僧对世间善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的独到见解。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僧这一经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内心的坚韧与慈悲。
    夫子文学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展现黄河风物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围绕黄河流域相关历史人文知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凶险的黄河水情、沿岸风土人情、沿岸自然风光以及作者的黄河流域游记等方面展开叙述,其中有历史钩沉,有地理探究,有古今人物逸事,有地方民俗,还有漫步黄河岸边的闲情逸致,体现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本书总体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审美趣味,作者感情真挚文笔朴实,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示了一副黄河流域半个世纪以来的全风貌画卷。
    高定存文学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