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子平真诠》由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属传统子平命理学。在《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子平真诠》三者中,《子平真诠》的中分量最少,但理论最为精辟,论述最为恰到好处。作者在写这些文章时本没有成书之意,无意间被好友读到,视为命学珍宝,其友认为该书足可以为《渊海子平》做注解,遂命名为“真诠”!从《子平真诠》的实际内容看,作者的好友评价一点不过,这部书不但很好地解释了《渊海子平》的核心理论,使原始命学
    古籍整理2.4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中国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本次出版的《左传》,系由中华书局“三全本”《左传》译注作者郭丹教授等根据新丛书体例选篇改版而成,注释简明扼要,译文流畅清晰。
    集部19.5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地藏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中国佛教在大众信仰层面影响最大的几种经典之一,又被称为佛门中的“孝经”。《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近代以来受到诸多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推广,影响极大。这两部经典主要涉及佛教名相和故事,义理相对浅显易懂,其对社会人心病态的分析也相当深刻,值得劳碌的现代人阅读参考。本次我们将这两部经典统一注释翻译,合并出版,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这些古老文字,体会
    集部13.4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一部研究汉字的经典作,对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来说,是不必可少的重要资料。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性格淳朴诚信,博览群书。从古至今,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们既推崇这部经典,也敬重许慎的为人,均尊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国学普及读物20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阐述了个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毕生所学,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高超的为人处世哲学,以他本人由信命认命到积德改命的经历来勉励世人奋发向上。“命由己作,福自己求”,当个人的心性状态发生改变,人生也会随之而改变。
    国学普及读物4.6万字
    8.7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具有开启智慧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听诵、读诵和诵行等方式,及时的从经典中吸取丰富的五德能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道德的能量开启、保持心脑之间的慧性通道,成就具有道德心灵和智慧头脑的栋梁之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学普及读物16.9万字
    8.6万人气
  • 会员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子部12.8万字
    8.6万人气
  • 会员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本、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安排,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进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值
    古籍整理29.4万字
    8.5万人气
  • 会员
    《宋史》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古籍整理476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一部兵法奇书,与《孙子兵法》合称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学的双璧,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三十六计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合三十六个计策。很多军事家利用《三十六计》中的谋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战例。
    古籍整理9.8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极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国学普及读物21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笠翁对韵》是一部教人对仗和用韵的书,相传为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因作者别号笠翁,故名“笠翁对韵”。这本书和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齐名,都是学习汉语诗词格律技巧的极好启蒙读物。全书以“平水韵”平声三十韵为目编写而成,分为上、下两卷,各卷有十五韵部。《笠翁对韵》每个韵部各有二到四则对文,每则对文各有对句十对,由简到繁,选取的都是每个韵部的常用字,这些字在诗文创作中出现的概率大,经过熟读和背诵,容易
    古籍整理28.6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
    国学普及读物7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
    国学普及读物4.3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富含意蕴、理论和气象的著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国学经典丛书中庸全集》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
    古籍整理32.6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禅门的根本宝典,其中“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基石;“心性”学说对宋明两代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影响巨大;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使《六祖坛经》成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西方人瓦茨氏(AlanWatts)因而将《六祖坛经》看成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而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本书成为探索中国文化的必读经典之一。"
    经部12.7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集部23.7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汉书》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帝皇四年。
    古籍整理90.3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四书五经入门》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阅读本书,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本书在参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四书五经进行精编精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当时
    经部13.3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
    国学普及读物35.3万字
    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