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纪实文学20.2万字
    15.4万人气
  • 会员
    胜天半子!《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的神秘之书,剧情重要线索。周梅森作序力荐!矫健中短篇小说集,《人民的名义》首席策划矫健小说力作
    纪实文学13.4万字
    11.7万人气
  • 会员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
    纪实文学24.7万字
    11.6万人气
  • 会员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8月8日上映,柯南·何裴、王鹏凯、李雪健、蒋雯丽、李幼斌主演。《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出版以来,畅销至今。董乐山译本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红色根据地的情况。此次新版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经典版本。
    纪实文学25.1万字
    11.3万人气
  • 会员
    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央视新闻周刊》赞誉的“公共选书人”杨素秋的图书馆“书目保卫战”。重点记录西安碑林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一座图书馆的建立既是一个文化事件,又是一个公共事件。本次事件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爱奇艺的关注和报道。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
    纪实文学18.1万字
    10.6万人气
  • 会员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红色经典。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实地采访和记录,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红色革命和苏区的真实情况,也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与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本书是“中学生名著整本书阅读”丛书中的一种,以“做一套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名著”为出版宗旨,从内容到形式方面均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内容方面,坚持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不破
    纪实文学27.4万字
    10.4万人气
  • 会员
    《我在上海开出租》是一部被誉为出租车版《深夜食堂》的非虚构作品。作者详实记述自己在上海开出租车时的所见所闻,既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司乘故事、方寸之间的人生百态,也穿插着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与行业状况,还点缀了对上海的城市风貌、历史切片的描写,故事丰富有趣,语言简洁幽默。出租车版《深夜食堂》,满载人间烟火,令人感到新奇,也能抚慰人心。
    纪实文学11.7万字
    10.3万人气
  • 会员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
    纪实文学12.7万字
    10.1万人气
  • 会员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8月8日上映,柯南·何裴、王鹏凯、李雪健、蒋雯丽、李幼斌主演。《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
    纪实文学25.3万字
    9.7万人气
  • 会员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对文革时期经历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作者希望本书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纪实文学11万字
    9.6万人气
  • 会员
    《低欲望社会》是著名日本管理学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近期出版的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书中针对日本当下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点,将其他发展成熟的国家尚未遇到的社会问题,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钱政策亦无力振兴经济…
    纪实文学12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对塔木德的选编,选编内容为对人生有帮助的部分,剔除了宗教味比较重和宿命迷信部分。是不错的人生指南。
    纪实文学6.6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
    纪实文学72.8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作者自云此书是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而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却是烘云托月……
    纪实文学12.4万字
    8.8万人气
  • 会员
    1978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沃尔伯特·伯吉斯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时的她已是美国性暴力受害者心理创伤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的一系列研究不仅充分论述了性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巨大心理创伤,也颠覆了学界对性暴力行为的系统性认知。当时的伯吉斯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邀请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引发犯罪心理学界的巨大变革,甚至在流行文化中掀起不小的波澜。20世纪70年代后期,
    纪实文学16.9万字
    8.7万人气
  • 生育对女性的身体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不去诚实地谈论生育,整个社会将付出什么代价?在美国顶尖医学院的资深孕产专家查维·伊芙·卡尔科夫斯基看来,影视剧和媒体把生育描绘得过于简单和幸福,几乎没有人真正知道怀孕期间、之前和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除了喜悦,怀孕还可能使女性面临尴尬、恐惧、愤怒,甚至生命危险。卡尔科夫斯基认为,大多数女性及其家人对生育完全没做好准备。孕吐的痛苦如何被忽视?孕检为何成
    纪实文学14.8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这本书是关于中国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个英国女孩在中国的冒险故事。获得英国饮食作家工会大奖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在这本难得一见的回忆录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国饮食之间的关系演进。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原来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就像
    纪实文学17.7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纪实文学,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有实例的第四野战军为描写对象,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再现。
    纪实文学21.9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恰恰是无力逃脱,才是家庭暴力的显著特征。”语言暴力、电击殴打、社会隔绝、指使谋杀,一起轰动日本的连环监禁杀人案,摧毁受害者人格的恐怖深渊。北九州连环监禁杀人案发生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间,但直到二零零二年才浮出水面。这桩前所未有的恶性案件震惊日本。主犯松永太和绪方纯子虽未登记结婚但形同夫妻。松永太对绪方纯子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家暴,通过精神和肉体双重虐待对后者实施“洗脑”,令其成为自己的帮凶。被
    纪实文学14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为深入理解东莞工厂女孩的生活,诗人丁燕先后在两家电子厂、一家注塑厂打工,经历了200天最真实、最深刻的工厂生活,记录下这些工厂女孩青春、爱情与梦想的萌生与破灭,也是对裹挟了无数人命运的现代工业洪流的追问。
    纪实文学13.1万字
    8.2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