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这是一本可以奠定美好亲子关系基础、改变家庭运作方式的全新教养力作。无论你是想让蹒跚学步的孩子平静下来,还是让十几岁的孩子敞开心扉,孩子各个年龄段让你头疼的养育问题书里都有答案。推荐给新手妈妈、二胎妈妈,还有每一位间歇性育儿崩溃的家长。又是被孩子搞砸的一天,如果你正在经受育儿焦虑,在育儿的重压下挣扎,如果你曾经无数次想要停止向孩子发火,重拾养育的信心,成为更有力量的父母,那么你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本书
    育儿16.1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家教方法12.9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刚生下来是充满勃勃生机。可是,不当的教育,就像一个不熟练的园丁,将这课小树修剪得乱七八糟,从而使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将其培养成才呢?孩子有着探索世界、发展各种能力的本能,所以无需我们的干预,他们本身就具有成长的冲动。在孩子自由发展的时候,我们只需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能使他的能力均衡地发展。因此,与其赋予孩子
    家教方法20.3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这是一本写给小学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南”和“学业规划指南”。本书提炼了小学家长面对的最棘手的50个问题:幼儿园刚毕业的孩子如何适应小学?父母和孩子不在一起,怎么办?孩子可以经常“转学”吗?孩子作业总写到深夜怎么办?如何处理家校关系?……针对这50个极为实用、“接地气”的问题,海北老师给出了一阵见血的分析和拿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法。一本书教会家长走出误区,陪孩子走稳人生第一步,全面解决孩子的学业规划和学习
    家教方法23.5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虽然我们习惯于认为成年人比他们的孩子更成熟,但如果一些敏感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在特殊的环境生活了几年后,感情变得比他们已经几十岁的父母更为成熟呢?当这些不成熟的父母无法满足他们孩子的情感需求时,会发生什么呢?其结果是孩子们会感到在情感上被忽视了,如同自己的东西被剥夺了。
    家教理论11.5万字
    8.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围绕“引导式沟通”这个中心点,从构建同理心、沟通的法则、赞美与批评的方法、要以激发孩子内驱力为基础、塑造孩子的可贵品格、父母的自我修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父母及孩子在沟通中的不同心理状态,并给出了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教养策略,从而帮助父母远离暴力语言,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教方法6.5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孩子们的争吵会让大人感到困扰?吵架真的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吗?儿童怎样看待与同伴的争吵?吵架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大利教育家丹尼尔·诺瓦拉认为,不敢直面冲突、害怕吵架的孩子,容易养成“冲突缺陷”性格,具体表现为面对社交矛盾,无法表达观点、情绪调节能力弱、过渡敏感脆弱……如何帮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家长的态度和引导方式至关重要。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近100个儿童冲突场景和父母调解案例,依
    素质教育10.5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更是感佩人心。但是,长大成人后,许多孩子常常会指责父母不爱自己。是孩子们太不懂得感恩,还是父母的付出并非孩子的所愿?父母如何做才能消弭这种差异,让自己的付出与孩子的感受匹配,让自己的努力不致落空、造成不良影响?《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从孩子成长规律的角度指出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并对父母在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
    家教方法21.2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呢?在孩子刚入学时,家长会遇到
    育儿33.1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给孩子一个没有伤害和叛逆的成长环境,胜过千万次说教。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因为被温暖、掌声和爱包裹的孩子才无畏、无惧。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好孩子,是父母们最大的问题。要想做好亲子教育,父母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还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教育方式。本书结合现代教育中较为先进的教子理念,列举出了100种正面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批评、打骂、娇惯、溺爱等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
    家教方法18.1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12.3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和养育女孩相比,妈妈们养育男孩带来的挑战太大了:他永远都在爬,坐不住,蹦蹦跳跳,调皮捣蛋,粗心、马虎,不爱学习,甚至爱打架,总是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弄得乱七八糟……当妈是一场修行,当男孩的妈妈是充满极限挑战的修行。如何养育一个自律优秀的男孩?如何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内核稳定的妈妈?本书结合男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解读男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用五大心法,覆盖60个男孩养育的问题,手把
    养育男孩10.6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出自男性之笔,写给男人看的孕期指导书,提前280天开始亲子体验!孕妈妈们,请以此书验证他对你和宝宝的爱!
    孕产知识11.2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樊登关于亲子教育的首部作品。作为15,000,000会员的读书带领人,樊登分享他从上千本亲子教育书籍中所领悟到的教养规律。内容实用、实用、更实用,樊登读书快速崛起的秘密,在于樊登能精准把握什么样的内容对读者最有实际作用,本书一以贯之。适合中国家长人手一本,深入浅出,接地气,涵盖孩子成长所有关键点,从学习到性格到情商,帮家长全面掌握孩子成长规律。
    家教理论14.6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
    育儿16.4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难道母语也需要学习吗?不会写字的孩子也可以练习表达?为什么语文学习事倍功半?绘本和音频产品琳琅满目,应该怎么挑选?孩子不爱读书了怎么办?自主阅读是越早越好吗?本书作者王迪是一名资深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妈妈,她将多年语文教学的心得融入育儿实践,走出了一条有法可循的语文启蒙之路。她想通过本书告诉所有的家长:不必是语文老师,也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表达。
    素质教育16.7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家长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为此而收获骄傲!
    养育男孩13.8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教育最坏的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箱”,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
    家教方法12.4万字
    7.5万人气
  • 南希和艾伦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1997年以来,她们还共同管理着曼哈顿上东区的92街青年会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成立于1938年,也是纽约市较早的一批早教幼儿园,后来南希还成了爱文世界学校的创校元老。从共同担任园长的那一天起,南希和艾伦就一致认为,她们的工作不仅是教育孩子,也是在帮助他们的家庭,她们希望能为渴求正确信息的父母,提供基本的引导和支持体系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长到3岁时,大部分孩子就要迈
    育儿18.8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走过小学六年,乖巧听话的孩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专家刘称莲将自己陪女儿走过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对眼前“来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因为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地离开我们的怀抱,在外面的
    家教方法8.7万字
    7.4万人气